山空宿鸟鸣,涧道卧松影。
凉月夜凄凄,明河秋耿耿。
长歌复短吟,来往无人境。
疏鬓不堪搔,絺衣风露冷。
注释:山中寂静,只有宿鸟的鸣叫声,涧道上卧着松树的影子。凉月在夜晚凄凄地闪烁,明河在秋天显得格外明亮。长篇大论又短小的诗篇,都是我在无人的地方吟唱。稀疏的鬓发难以梳理,衣襟被风吹得冰凉透心。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与隐居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山中幽静的景色和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
首句“山空宿鸟鸣”,描绘了一幅山林空寂、夜幕降临的宁静景象,鸟儿的鸣声打破了山间的寂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次句“涧道卧松影”,则是对前一句的延续,描述了松树在涧道上的倒影,仿佛是一只只沉睡的精灵。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自然风景画。
第三句“凉月夜凄凄,明河秋耿耿”,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凉月洒在山间,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而明亮的河水则映照出秋日的寒冷。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这种孤独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第四句“长歌复短吟,来往无人境”,描绘了诗人在无人的环境下,独自吟咏的情景。他的歌声或诗歌时而悠扬长响,时而短促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内心世界。而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也展现了他内心的一种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疏鬓不堪搔,絺衣风露冷”,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人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难以梳理;而他所穿的絺衣也被风吹得冰凉透心。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艰辛,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