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灏气连山区,贵游子弟行相娱。
崇光艳色凌丘隅,景物似与寻常殊。
文鱼泳跃珍禽呼,金池琼岛周模糊。
老树眩若红珊瑚,被服绮丽云霞敷。
冠履美好玉带纡,雕鞍宝马交通衢。
青黄赤白紫驳卢,骥騄骝駥騋騊駼。
矫如游龙捷飞狐,一一尽是千金驹。
上骑五色馀仆夫,窄襟短后缨曼胡。
矬帻隘袖杂裯襦,锦囊绣襆垂流苏。
武仪文具步技俱,负乘总是苍头奴。
想当初筵列行厨,新丰美酒千斛沽。
兴来一饮三百壶,出门初旭归及晡。
去已矜肆归豪粗,一人醉俯先群徂。
一人却顾回头颅,一人偃促思长驱。
一人酣偻如曲瓠,中有甚者双夹扶。
垂首鞠背同擒俘,行从辐集高阳徒。
瓶倾罍罄恣啜餔,叫呶突兀口嗫嚅。
蹙立睥睨行连𨁏,攀鞍捋臂掀长须。
前不辟人后不趍,溷亵不异鸡与凫。

吴汝辉的《月山公子醉归图》描绘了贵游子弟们在清秋之夜,醉酒归来的情景。画面中,他们身着华丽服饰,骑着宝马,行走在青黄赤白紫驳卢的道路上,展现出一派豪华富贵的景象。

诗句一:“清秋灏气连山区,贵游子弟行相娱。” 描述了秋天的凉爽和山区的辽阔,贵游子弟们在一起游玩,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里的“清秋”指秋天,“灏气”指广阔的天空和大地的气息,“连山区”则形容秋天的景色广阔,连绵不绝。

诗句二:“崇光艳色凌丘隅,景物似与寻常殊。” 描绘了贵游子弟们华丽的装扮,他们的服饰艳丽,光彩照人,仿佛置身于非凡之地。这里的“崇光艳色”指华丽的装扮,“凌丘隅”形容他们的地位高贵,引人注目。而“景物似与寻常殊”则表达了这种独特景象与平常不同,给人以新奇之感。

诗句三:“文鱼泳跃珍禽呼,金池琼岛周模糊。” 描述了贵游子弟们骑在马背上,手持文鱼,珍禽鸣叫,周围环绕着金光闪闪的池子和琼楼玉宇般的岛屿,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里的“文鱼”指珍贵的鱼类,“珍禽呼”则形容珍禽的叫声悦耳动听。而“金池琼岛周模糊”则描绘了一种朦胧的美,如同仙境一般令人陶醉。

诗句四:“老树眩若红珊瑚,被服绮丽云霞敷。” 描述了贵游子弟们坐在古老的树下,被华丽的服饰和云霞般的衣服所包裹,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华贵的感觉。这里的“老树”指古老的树木,“眩若红珊瑚”则形容其美丽动人,如同红珊瑚般耀眼。而“被服绮丽云霞敷”则形容他们的衣物华丽多彩,宛如云霞般绚烂。

诗句五:“冠履美好玉带纡。” 描述了贵游子弟们的帽子、鞋子以及腰带都制作精美,佩戴得恰到好处。这里的“冠履”指帽子、鞋子,“玉带纡”则形容腰带如玉带般柔软而有光泽。这几句描绘了贵游子弟们的服饰之美,展现了他们高贵的身份地位。

诗句六:“雕鞍宝马交通衢。” 描述了贵游子弟们骑着精美的马鞍和马车穿梭于繁华的街道上。这里的“雕鞍”指雕刻精美的马鞍,“宝马交通衢”则形容他们的马匹和马车都非常出色,能够快速行驶在道路上。这几句描绘了贵游子弟们出行时的豪华场景,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诗句七:“青黄赤白紫驳卢,骥騄骝駥騋駦。矫如游龙捷飞狐,一一尽是千金驹。” 描述了贵游子弟们所骑乘的各种马匹,它们各有特色,有的矫健有力,有的敏捷灵活,有的威武雄壮。这里的“青黄赤白紫驳卢”指各种颜色的马,而“骥騄骝駥騋駦”则形容这些马都是名马,价值千金。这几句通过描绘马匹的外貌和特点,展现了贵族阶层对马匹的喜爱和追求。

诗句八:“上骑五色馀仆夫,窄襟短后缨曼胡。” 描述了贵游子弟们骑在马上的侍从们,他们身着鲜艳的衣服,戴着华丽的帽子和围巾。这里的“上骑五色馀仆夫”指那些骑在马上的侍从们,“余仆夫”则形容他们人数众多,且服饰各异。而“窄襟短后缨曼胡”则形容他们的衣着风格,宽松的袖子和长尾巴的帽子显得优雅而庄重。这些侍从们都服务于贵族阶层,他们的服饰和行为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诗句九:“矬帻隘袖杂裯襦,锦囊绣襆垂流苏。”描述了贵游子弟们身上的装饰物,包括破旧的头巾、狭窄的袖子、杂色的衣裙以及绣有流苏的袋子等。这里的“矬帻”指破旧的头巾,“隘袖”形容袖口狭窄,“杂裯襦”则指衣裙上的图案多样,而“锦囊绣幞垂流苏”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装饰品上挂着流苏的样子。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贵游子弟们的生活品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华风尚。

诗句十:“武仪文具步技俱,负乘总是苍头奴。” 描述了贵游子弟们身上所配备的武器、书籍和技艺等方面的特点。这里的“武仪”指武器和礼仪用品,“文具”则表示他们随身携带的书籍和书写工具,而“步技俱”则强调他们的武艺和技艺都十分出色。最后一句“负乘总是苍头奴”则说明他们乘坐的是马车或轿子等交通工具,而服侍他们的则是地位较低的奴隶或仆人。这几句描绘了贵游子弟们的身份地位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

诗句十一:“想当初筵列行厨,新丰美酒千斛沽。”回忆了过去宴会的场景,当时盛宴美食,千斛美酒供宾客享用。这里的“想当初”指回忆过去的某个时刻,“筵列行厨”则形容宴会上的丰盛菜肴琳琅满目,而“新丰美酒千斛沽”则描绘了美酒如泉涌般供应的情景。这几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句十二:“兴来一饮三百壶,出门初旭归及晡。”描绘了饮酒时的豪放场面,酒量惊人的人物在日出时分饮酒,直到天色昏暗才返回家中。这里的“兴来一饮三百壶”形容饮酒时畅快淋漓的状态,而“初旭归及晡”则表示他们饮酒的时间非常长,直到傍晚才回家休息。这几句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和时间,展现了饮酒者的豪爽性格和对美酒的喜爱之情。

诗句十三:“去已矜肆归豪粗,一人醉俯先群徂。”描述了饮酒后的放纵行为,其中一人喝醉后俯身向前,其他人跟随其后。这里的“矜肆”指放纵不羁的态度,“豪粗”则形容饮酒者豪放的性格。而“一人醉俯先群徂”则形象地描绘了饮酒者醉酒后的行为举止,其他人纷纷跟随其后的情景。这几句通过描绘饮酒后的放纵场景,展现了饮酒者们的豪爽性格和狂欢氛围。

诗句十四:“一人却顾回头颅,一人偃促思长驱。”描绘了饮酒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一个人回头观望,另一个则继续前行。这里的“却顾”指回头观望的动作,而“回头颅”则形容回头时头部的姿势。而“偃促思长驱”则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继续前行时的姿态,暗示他仍然保持着豪迈的气质和前进的决心。这几句通过描述饮酒过程中的不同动作和神态,展现了饮酒者们不同的个性和状态。

诗句十五:“一人酣偻如曲瓠,中有甚者双夹扶。”描绘了饮酒者醉酒后的身体形态,其中一人弯腰驼背像弯曲的葫芦一样。这里的“酣偻”指弯腰驼背的动作,“曲瓠”则形容身体形态像弯曲的葫芦一样。而“双夹扶”则形象地描述了两人相互扶持的情景,暗示着他们在互相帮助和支持的同时仍保持一定的风度和尊严。这几句通过描绘饮酒者的身体姿态和相互关系,展现了饮酒过程中的氛围和友情。

诗句十六:“垂首鞠背同擒俘,行从辐集高阳徒。”描绘了饮酒者低头弯腰、佝偻背脊的形象,同时还有一群人聚集在他们周围。这里的“垂首鞠背同擒俘”形容饮酒者低着头、弯腰驼背的样子,而“同擒俘”则形象地描述了他们被众人所关注和追随的情景。而“行从辐集高阳徒”则描绘出一群人群聚在他们周围的情景,而“高阳徒”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或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几句通过描写饮酒者的形象和群体动态,展现了饮酒场面的热闹气氛和人们的互动关系。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场景、饮酒过程和饮酒者形象,展现了一个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和社会风貌。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比喻使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对饮酒者的不同行为和表情的描述,也展现了饮酒者的个性和情绪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