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满地春将半,细雨斜风玉零乱。
槿篱萝屋两三枝,翠袖低垂白石烂。
太液池边万岁山,上林几许非人间。
掖垣埤闼春阴里,记得题诗晚直闲。

落红满地春将半,细雨斜风玉零乱。

槿篱萝屋两三枝,翠袖低垂白石烂。

太液池边万岁山,上林几许非人间。

掖垣埤闼春阴里,记得题诗晚直闲。

注释:

  1. 落红满地春将半:地上落满了红色的花瓣,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2. 细雨斜风玉零乱:细雨斜风使得万物都显得凌乱不堪。
  3. 槿篱萝屋两三枝:槿树和萝藤编织的篱笆旁,有两三枝竹子。
  4. 翠袖低垂白石烂:形容竹子的颜色如同翠绿的袖子一般垂下,白色的石头也显得斑驳而烂漫。
  5. 太液池边万岁山:在太液池的旁边,有一座万岁山。
  6. 上林几许非人间:上林苑里有多少景色,它们都不像人间。
  7. 掖垣埤闼春阴里:在皇宫的围墙和门扉之间,春日的阳光被遮挡住了。
  8. 记得题诗晚直闲:记得那时我在宫中值班的时候,曾经在夕阳下吟咏这首诗。
    赏析:
    陈启阳的《风雨二竹图》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情感的诗歌。首句“落红满地春将半”,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地上落满了红色的花瓣,暗示着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接着,“细雨斜风玉零乱”一句,通过描述细雨和斜风,使得万物都显得凌乱不堪,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结束。接下来的两句“槿篱萝屋两三枝,翠袖低垂白石烂”,则通过对槿篱萝屋和竹子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竹子的颜色如同翠绿的袖子一般垂下,白色的石头也显得斑驳而烂漫。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的外貌,还通过色彩和形态的变化,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第三句“太液池边万岁山,上林几许非人间”则转向了更广阔的视野,描绘了太液池的周围有一座万岁山,而整个上林苑里的景色都显得非凡脱俗,仿佛不属于人间。这里的“万岁山”和“上林苑”,都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景观,象征着权力和富贵。整句话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间繁华的超越追求。
    最后两句“掖垣埤闼春阴里,记得题诗晚直闲”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在皇宫的围墙和门扉之间,春日的阳光被遮挡住了,使得整个环境变得幽暗而寂静。这时,诗人回想起自己在宫中值班的时候,曾经在夕阳下吟咏这首诗的场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时情景的回忆。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和表达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