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蹴踏红氍毹,酒酣击碎青珊瑚。
与君旧是瀛洲徒,春风玉殿同传胪。
浮云流水南北途,故乡遇旧增欢娱。
喜来忘却尔汝呼,落笔故使璋獐诬。
听声知贵名当余,汤饼上座事属渠。
他年归来驷马车,记取堂下三槐株。

【译文】

起舞蹴踏红地毯,酒酣击碎青珊瑚。

与君旧是瀛洲人,春风玉殿同传胪。

浮云流水南北途,故乡遇旧增欢娱。

喜来忘却尔汝呼,落笔故使璋獐诬。

听声知贵名当余,汤饼上座事属渠。

他年归来驷马车,记取堂下三槐株。

注释:
①蹴(cuò) 蹈: 跳脚。
②珊瑚:珊瑚树的果实。
③瀛洲:传说中的仙山,在渤海中。
④“玉殿”句:传说汉武帝时,东方朔曾作《柏梁台赋》,武帝大为高兴,命人以柏梁为柱,修建宫殿,以示庆祝,称此为传胪。
⑤“浮云流水”两句:指人生飘忽不定,有如浮云流水。
⑥“故乡”二句:意谓虽然久别家乡,但相逢仍可增加欢乐之情。
⑦“喜来”二句:指高兴得忘了称呼,有时甚至会用错字。
⑧汤饼:一种面饼。
⑨上座:指主宾就坐于筵席之上。
⑩三槐:指汉末曹操宅前种有三棵槐树,象征其地位。后用来比喻高官厚禄。

赏析:
此诗为贺李用经之子得子之所作,仿效唐代文人柏梁体诗歌体裁而作。柏梁体原为汉代的一种诗歌形式,由刘向所创,特点是以宫廷宴乐为题材,多采用七言四句的形式,内容大多涉及宴饮、歌舞、游赏等场景。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热闹欢快的宴会场景,起舞蹴踏红毯,酒酣击碎青珊瑚,与君旧是瀛洲人,春风玉殿同传胪。这些描绘了宴会中欢乐的氛围和人们的喜悦心情。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满足,而是继续展开想象,浮云流水南北途,故乡遇旧增欢娱。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个人情感的关注。喜来忘却尔汝呼,落笔故使璋獐诬。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在喜悦之际可能产生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或言语,以及由此带来的尴尬和困惑。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退缩,而是继续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祝愿。听声知贵名当余,汤饼上座事属渠。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希望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快乐和幸福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这首诗通过模拟柏梁体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