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银烛秋光淡,宝篆金炉香夜旦。
昭阳前殿月华沉,长信宫中漏声断。
晨辞同辇别椒房,纨扇凉多未忍藏。
梧桐露重桂风急,吹作芙蓉叶上霜。
诗句原文:
画屏银烛秋光淡,宝篆金炉香夜旦。
昭阳前殿月华沉,长信宫中漏声断。
晨辞同辇别椒房,纨扇凉多未忍藏。
梧桐露重桂风急,吹作芙蓉叶上霜。
注释与赏析:
- 诗题和作者:“魏仲礼金笔院景四首·其三”是张宁的作品,张宁(明朝)是一位进士。他以“我张宁”自称,成化年间出任汀州知府时,先教后刑,使境内的利病都得以解决。
- 诗词原文:
画屏银烛秋光淡,
宝篆金炉香夜旦。
昭阳前殿月华沉,
长信宫中漏声断。
晨辞同辇别椒房,
纨扇凉多未忍藏。
梧桐露重桂风急,
吹作芙蓉叶上霜。
- 诗意解读:
- 画屏银烛秋光淡,宝篆金炉香夜旦:描述夜晚时分,画屏前的银色蜡烛投射出柔和的光芒,而金炉内的香料在深夜中散发出香气。
- 昭阳前殿月华沉,长信宫中漏声断:暗示宫廷中的宫殿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而长信宫则因夜晚已深,漏壶的声音也渐渐停歇。
- 晨辞同辇别椒房,纨扇凉多未忍藏:早晨告别了皇帝乘坐的车驾,离开皇宫时感到一阵凉爽,却难以忍住把手中的纨扇收藏起来。
- 梧桐露重桂风急,吹作芙蓉叶上霜:描绘了初秋时节梧桐树的叶子上挂满了露珠,随着急促的桂风飘落,仿佛化作了芙蓉花上的白霜。
- 赏析与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对宫廷夜晚景象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孤独、静谧的氛围。此外,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宫廷建筑之间的对比,展现了皇家生活与民间生活的不同。整体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