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荡荡天风来,云潮千里如山推。
空雷隐地雨将作,万鼓齐伐车喧㒮。
初疑群蝇争振翼,忽若洪炉沃汤液。
风回籁歇如渐远,兵马萧萧走勍敌。
年去年来似有期,春秋长落几人思。
天涯共道初来惧,梦里空惊夜雨时。
海滨老禅得幽趣,禅居正近潮来处。
山空水落境无人,地迥天高岁云暮。
尘缘断绝双耳清,天机自动非人声。
上方钟梵随风散,下界楼台孤月明。
风微月朗众将定,将定犹闻心转静。
来非有为去无情,留连世韵何须听。
见说空轩百事无,音声色相尽成虚。
禅家自有西来话,莫向中洲说六如。

【注释】

海门:指海边的门户,这里代指大海。空雷:天空中隐隐传来雷声,隐地:隐蔽在地下。将作:即将发作。万鼓齐伐:无数战鼓同时擂动。车喧㒮:战车载着士兵来回奔驰。初疑:开始时怀疑有群蝇在振翅飞翔。争:争夺。忽若:忽然像……。洪炉:大锅。沃汤液:把水倒在锅里煮成汤。渐远:渐渐远去。走勍敌:赶走强大的敌人。年去年来:每一年过去都如此。长落几人思:有多少人能长久地思念它?天涯:遥远的天边。共道:一起说。初来惧:刚开始来到这里时感到害怕。梦里空惊夜雨时:梦中突然被惊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此处是说梦见自己在海上,听到夜雨声而醒来。海滨:靠近海岸的地方。老禅:老年的和尚。得幽趣:得到深奥的乐趣。禅居正近潮来处:和尚的居所正好在海浪涌来的地方。山空水落境无人:四周一片空寂,没有人烟。地迥天高岁云暮:地势高远,天空清朗,到了一年的末尾。尘缘:尘世中的因缘。双耳清:两耳清净,形容心境宁静。天机:自然规律。自动非人声:自然万物自有其规律,不是人为的声音。上方钟梵随风散:山上的寺庙钟声随着风吹遍四方。下界楼台孤月明:山下的楼台映着明亮的月光。风微月朗众将定:风轻月明,使众将军安定下来,即“风定月明”。将定犹闻心转静:即使将领们镇定下来,还能听到内心的声音。来非有为去无情,留连世韵何须听:来的时候没有目的,去的时候也没有留恋之情,何必要听这世事的韵律呢?见说空轩百事无,音声色相尽成虚:听说这个空旷的亭子,什么事情都能排除,所有的音、声、色都是虚幻的。西来话:佛教禅宗从印度东来的话。莫向中洲说六如:不要到中洲去说那“一切皆空”的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海门潮来时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图景。全诗写景状物,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情景交融,富有情趣。

首联“海门荡荡天风来,云潮千里如山推”,描写了海门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海门,指大海的门户,这里泛称大海。“荡荡”、“如山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门潮来的气势。“千里”与“如山推”相对应,突出了海潮的磅礴气势。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海门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颔联“空雷隐地雨将作,万鼓齐伐车喧㒮”,进一步描绘了海门潮来时的热闹场景。“空雷隐地雨将作”,描绘了乌云密布的天空和即将到来的暴雨。“万鼓齐伐车喧㒮”,描绘了战鼓齐鸣、战车隆隆的场景。这两句既表现了海门潮来时的热闹场面,又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战士的赞美之情。

颈联“初疑群蝇争振翼,忽若洪炉沃汤液”,进一步描绘了海门潮来时的奇特现象。“初疑群蝇争振翼”,描绘了人们以为有苍蝇在振翅飞舞的情景;“忽若洪炉沃汤液”,描绘了突然之间如同大火炉子一样把汤水浇在地上的情景。这两句既表现了海门潮来时的奇特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惊叹之情。

尾联“风回籁歇如渐远,兵马萧萧走勍敌”,进一步描绘了海门潮来时的远去之景。“风回籁歇如渐远”,描绘了风停之后,籁声渐渐消失的情景;“兵马萧萧走勍敌”,描绘了战马兵卒逐渐离去的情景。这两句既表现了海门潮来时的远去之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海门潮来时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