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庐陵风景天下无,孤峰耸绝凌荆吴。
东南两山互昏晓,日月重冈森蔽亏。
龙洲却过太和县,武峰卓立香城居。
地灵宜有杰人出,举目便觉江河殊。
六一仙翁呼不起,高节清风照桑梓。
乡里于今说故家,诗书有泽遗孙子。
芬芳玉树被中庭,辟易名驹在千里。
黄甲题名气吐虹,太微执法心如水。
远别庭闱今几年,孤云望断旧山川。
青阳宛宛白日暮,一顾魂魄俱茫然。
馀情散入大江水,归梦正落幽林前。
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颜发凝漆。
华屋山中宰相家,锦衣天上神仙客。
生儿蚤入鹓鹭行,投老不忘山水窟。
百岁优游自可期,故园风物正芳时。
悠悠忠孝丈夫事,荣枯利达真儿嬉。
太行山上瞻云客,应有房陵西去思。

诗句翻译:我听说庐陵的风景天下无双,孤峰耸立直插荆吴。

赏析:

  1. 诗词原文
    我闻庐陵风景天下无,孤峰耸绝凌荆吴。
    东南两山互昏晓,日月重冈森蔽亏。
    龙洲却过太和县,武峰卓立香城居。
    地灵宜有杰人出,举目便觉江河殊。
    六一仙翁呼不起,高节清风照桑梓。
    乡里于今说故家,诗书有泽遗孙子。
    芬芳玉树被中庭,辟易名驹在千里。
    黄甲题名气吐虹,太微执法心如水。
    远别庭闱今几年,孤云望断旧山川。
    青阳宛宛白日暮,一顾魂魄俱茫然。
    馀情散入大江水,归梦正落幽林前。
    林中老人年七十,面渥童颜发凝漆。
    华屋山中宰相家,锦衣天上神仙客。
    生儿蚤入鹓鹭行,投老不忘山水窟。
    百岁优游自可期,故园风物正芳时。
    悠悠忠孝丈夫事,荣枯利达真儿嬉。
    太行山上瞻云客,应有房陵西去思。

  2. 诗歌内容解析

  • 此诗以诗人对庐陵风景的赞美开篇,描绘了庐陵独特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孤峰耸绝凌荆吴”与“东南两山互昏晓”,强调了其独一无二之美。
  • 诗中的“地灵宜有杰人出”,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期待,暗示庐陵地区因其地理环境的优越性而孕育了杰出的人物。这种对地方文化和人才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庐陵深厚的情感和骄傲。
  • 诗中提到“六一仙翁呼不起”,这里的“六一仙翁”很可能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用以象征庐陵文化的深厚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通过这一意象,诗人展现了庐陵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地位。
  1. 艺术特色及手法
  •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排比,如“东南两山互昏晓,日月重冈森蔽亏”等句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这些对仗句式也体现了诗人严谨的修辞技巧。
  •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庐陵美景的赞美,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挖掘,传达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怀念。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历史紧密联系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
  • 诗中多次使用典故和象征,例如“六一仙翁”不仅是对具体人物的提及,更是对庐陵文化深厚底蕴的象征性描述。这种运用典故和象征的方式,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义。

《欧时熙家山图》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深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庐陵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韵味。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颂,更是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弘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