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翅不高飞,长踦不善走。
跳踉并蟏螽,局缩居泽薮。
三孱不满隅,匹处竟无偶。
彼亦何人斯,蠢尔亦可丑。
【注释】
短翅不高飞:短的翅膀,不能高飞。
长踦(yǐ)不善走:长腿的昆虫不好走。
跳踉并蟏螽(táolángbīngshū):跳跃着的并蟏螽,一种昆虫。
局缩居泽薮(suǒ):蜷曲着的身体,居住在水边的沼泽地里。
三孱(chàn)不满隅:三个孱弱的昆虫无法占据角落,指生命力不强,处境艰难。
匹处竟无偶:一个单独生活,最终没有配偶。
彼亦何人斯: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蠢尔亦可丑:虽然笨拙,但也可以丑陋。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为伍佥宪所作,描绘了草虫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首句“短翅不高飞,长踦不善走”,通过“短翅”和“长踦”两个词,形象地表达了草虫们身体特征和行动方式的差异性;次句“跳踉并蟏螽,局缩居泽薮”,则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在生活环境上的不同。
第三四句“三孱不满隅,匹处竟无偶”,通过对比草虫的弱势和孤立状态,突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困境。最后两句“彼亦何人斯,蠢尔亦可丑”,则是对草虫们的赞美之词。尽管它们看起来笨拙,甚至显得有些丑陋,但在王稚登看来,这些草虫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草虫的细致描绘和深刻理解,展现了王稚登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尊重的思考。
王稚登的《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不仅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作品,更是一部深刻的生态哲学诗篇。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一颗敬畏自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