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白水花红,江空草烟暝。
闲鸥忽惊去,见此孤蚱蜢。
吐沫禁无声,卑飞水中影。
虫沙与猿鹤,由来未深省。
【注释】露白:露水晶莹。水花红:水中的花朵。暝:傍晚。闲鸥:悠闲的野鸟。孤蚱蜢:独处草丛中的蚱蜢。吐沫:指蝗虫用口吐出的粘液,用以迷惑猎物,使其麻痹,然后捕捉。卑飞:低飞。虫沙与猿鹤:指昆虫和猿、鹤在水边栖息的景象。深省:深思。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景的诗。首二句写江上草虫的鸣唱声;三四句写野鸥忽闻动静,惊飞而去;五六句写蚱蜢在草丛中吐沫禁声,而野鸥则在水中觅食;七八句写昆虫和猿、鹤相依为伴,栖于水边;末两句写诗人对此景物的思索。此诗以“露白”、“水花红”开篇,渲染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写野鸥惊飞,突出了夏日的生机盎然;再通过写蚱蜢吞吐沫液,突出了夏日的寂静无声;然后通过写昆虫、猿鹤栖息,突出了夏日的和谐安宁;末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从诗的结构来看,第一句写“露白”;第二句是第二句的补充,写“水花红”,这样才构成完整的场景。第三句是过渡到第四句的桥梁,第四句是第三句的深化。第四句承前启后,引出了野鸥的惊飞,而第五句又对野鸥的惊飞作了进一步的描绘。五六两句是对前三句的具体化,也是对前三句的具体化和深化。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升华,它既是全诗的收束,又是全诗的深化。
这首诗以“露白”“水花红”开篇,渲染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写野鸥惊飞,突出了夏日的生机盎然;再通过写蚱蜢吞吐沫液,突出了夏日的寂静无声;然后通过写昆虫、猿鹤栖息,突出了夏日的和谐安宁;末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从诗的结构来看,第一句写“露白”;第二句是第二句的补充,写“水花红”,这样才构成完整的场景。第三句是过渡到第四句的桥梁,第四句是第三句的深化。第四句承前启后,引出了野鸥的惊飞,而第五句又对野鸥的惊飞作了进一步的描绘。五六两句是对前三句的具体化,也是对前三句的具体化和深化。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升华,它既是全诗的收束,又是全诗的深化。
《唐诗三百首》评价这首诗:“格律严整,音节清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