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萎茂草,天以虫鸣秋。
股动羽亦振,随处声啾啾。
书斋闭疏雨,木落青灯幽。
掩卷不成诵,感物令心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为伍佥宪所作。诗题“草虫杂图四十二首”,说明这是一组描绘各种草虫的诗。其中,“十七”指的是其中的第十七首。
诗句逐句释义如下:
清霜萎茂草,天以虫鸣秋。
注释:清冷的霜气使得茂盛的草丛变得枯萎,秋天到来时,天空传来了蝉鸣的声音。股动羽亦振,随处声啾啾。
注释:当草茎弯曲时,它的翅膀也会震动,到处都能听到蟋蟀的叫声。书斋闭疏雨,木落青灯幽。
注释:书房的门紧闭着,外面的雨淅沥沥地落下,夜晚,一盏青绿色的灯笼发出幽暗的光芒。掩卷不成诵,感物令心愁。
注释:打开书本却无法继续阅读,被周围的景物所触动,心中充满了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草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对自然界的感慨和内心的忧郁。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清霜和秋天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萧瑟的氛围。然后,诗人转向草虫的生活,通过“股动羽亦振”,“随处声啾啾”等描写,展现了草虫在秋日里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无法沉浸在书中,被外界的景物所感动,心中充满了忧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