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值芳时,飘舞来复去。
因风快循绕,逢花亦延伫。
虽临扑逐威,不解摧掠虑。
人意久安闲,相忘不知处。
诗句释义:
- 飞蛾值芳时,飘舞来复去。
- “飞蛾”:指蛾子,一种昆虫,因其蛾翅能发光,常被比喻为美丽的象征。
- “值芳时”:在美好的时节,指的是春天。
- “飘舞来复去”:描述了飞舞的蛾子来回穿梭的情景。
- 因风快循绕,逢花亦延伫。
- “因风快循绕”:因为风的助力快速地环绕着飞。
- “逢花亦延伫”:遇到花朵也会停留不前,表现出对花朵的喜爱。
- 虽临扑逐威,不解摧掠虑。
- “临扑逐威”:面对捕食者的追逐和威压,但并不屈服。
- “不解摧掠虑”:不理解为何会被摧毁或担忧,表现出顽强和不屈的精神。
- 人意久安闲,相忘不知处。
- “人意久安闲”:人们的意愿是长久的安宁和悠闲。
- “相忘不知处”:彼此之间忘记了对方的存在。
译文:
飞蛾在美丽的春日里轻盈飞舞,它穿梭于花丛之间,享受着自然的恩赐。尽管面临着捕食者的威胁,它却毫不畏惧,坚守自己的生存之道。人们的心已经久违了这样的宁静与和谐,以至于彼此之间的联系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飞蛾在春天的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顽强的赞美。飞蛾的形象象征着美丽、自由和坚韧,即使在面临捕食者的压力下,也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生存权利,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尊敬。同时,诗中的“人意久安闲,相忘不知处”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忘记彼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