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石倚空苍,弱草飏残碧。
眷彼飞来双,栩栩飘复集。
鸿鹄志万里,松柏挺千尺。
洪纤各有定,非分焉所得。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四漏石倚空苍,弱草飏残碧。
眷彼飞来双,栩栩飘复集。
鸿鹄志万里,松柏挺千尺。
洪纤各有定,非分焉所得。
注释:
漏石倚空苍:漏石,即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此处指太阳;倚空苍,形容太阳高悬天空,照耀大地。
弱草飏残碧:弱草,即初生的小草,飘扬着残留的绿色。
眷彼飞来双:眷,眷恋;飞来双,指一对飞翔的鸟儿。
栩栩飘复集: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飘复集,指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后又重新聚集在一起。
鸿鹄志万里:鸿鹄,即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万里,指有远大的志向。
松柏挺千尺:松柏,两种植物名,常用于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挺千尺,形容它们直立向上生长至极高处。
洪纤各有定:洪,指大江;纤,指细流;各有定,指无论大小河流都有固定的方向和规律。
非分焉所得:非分,不是应该拥有的权利或机会;焉得,哪里能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中的第四首。整首诗通过描绘草虫、飞鸟等生物的自然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思考。
在第一联中,诗人以漏石和弱草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天空中太阳高悬、大地万物生长的景象。这里的“漏石”和“弱草”都是大自然中的普通元素,但却在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漏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弱草则代表着新生的力量。
在第二联中,诗人转向飞鸟这一主题。“眷彼飞来双”,描绘了一对飞翔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场景,表现出了鸟儿们的欢快和自由。然而,“栩栩飘复集”又带来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原本活泼的鸟儿在飞翔后又会重新聚集在一起,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起起落落和悲欢离合。
第三联进一步扩展了前两联的主题。“鸿鹄志万里”和“松柏挺千尺”,分别用鸿鹄和松柏来比喻志向远大和坚韧不屈的品质。这两种品质在自然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在最后两联中,诗人再次回到了自然法则的主题。“洪纤各有定”,强调了无论大小河流都有固定的方向和规律。这既体现了大自然的秩序感,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规则和制度。“非分焉所得”则强调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应该去追求那些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这首诗通过对草虫、飞鸟等生物的自然行为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哲理性和艺术性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