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亭馆晚凉多,红藕花香水不波。
不是红南漫游客,隔溪犹唱采莲歌。
【注释】
徐志远:即徐渭,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四景画:指《山水画》四首诗。“绿阴”、“红亭”,都是写风景的。“晚凉”,“水不波”,都形容景色宜人。“南漫游客”:指没有到过这地方的人。“隔溪”:指隔着一溪的距离。“采莲歌”:《西洲曲》中唱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是在赞美荷花的美丽。
【译文】
绿树荫下的亭馆,傍晚时凉爽宜人,荷叶下,荷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但水面上却连一丝波纹都没有。
不是来自远方的游人,而是附近的人们,隔溪还在唱着采莲之歌。
【赏析】
这首诗描写江南夏日风光,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画。全诗语言朴素平易,意境恬静优美,是徐志远《四景画》中的一首。
首句写景。“绿阴”点明时令,是夏末秋初,天气已经转凉了。“晚凉多”三字写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说明他来此游览的时间正是夏天的傍晚,所以感到凉爽。一个“多”字,既写出了时间,又写出了气温。“绿阴”二字,既表明了季节,又描绘了景物,使读者仿佛看到一片葱郁茂盛的树木和浓密成阴。“红亭”,是指亭子周围种满了红色的花朵。“亭馆”则是指亭子本身。亭子四周有绿树环绕,亭子本身也笼罩在一片花影之中。这里用“绿”“红”相对,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句进一步描写景色,写荷花之美。“荷花香”。荷花是一种很美很香的花,它不仅颜色鲜艳,而且香味芬芳。荷花开放以后,香气袭人,使人感到沁人心脾,因此诗人说“水不波”。“波纹”,就是水面上的涟漪。荷花开放之后,水面上不再有涟漪,这是因为荷花散发出的香气扑面而来,使得水波不兴。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不是红南漫游客”,是说不是远处来的游人。“南漫游客”指的是那些没有到过这地方的外地来客。“隔溪犹唱采莲歌”,则是说这些游人在溪的另一边还在那里唱歌。“采莲歌”指的是《西洲曲》中唱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是在赞美荷花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描绘绿阴亭馆和荷花之美,以及采莲者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江南夏日的美好风光。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让人感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