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东风淑气新,巧音流丽弄芳春。
禽中蜡觜犹堪听,世上应多蜜口人。

【释义】

花柳春风,淑气清新;巧言如簧,弄春芳心。禽鸟中也有像蜡嘴的小鸟,世上人应多些能说会道的人。

【注释】

①“蜡觜”:即蜡嘴鸟,又名黄头林鶏、白腹画眉等,属雀形目鸦科。嘴色深红,似蜡染成。

②“春”,一作“日”。

③“莺”,一作“黄”。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写蜡嘴鸟在春天鸣叫的情态来表达作者对世风的不满和批评。

上片写景,起首二句写春景,点出季节为早春二月时令,接着以“巧音流丽弄芳春”一句总束。这两句写春日里,各种鸟类都唱着优美的歌声,而只有蜡嘴鸟的叫声特别悦耳动听。“巧音”,即美妙的声音。“芳春”指早春时节。“弄”,逗引的意思。“流丽”,指优美。“芳春”即“芳辰”,美好的时辰,指春天。“芳辰”与“巧音”,“流丽”与“弄”,都是互文见义,意思相近。

下片抒情,由写蜡嘴鸟转而写人。“禽中蜡觜犹堪听”,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巧音流丽”,指出禽鸟中的蜡嘴鸟鸣声特别悦耳动听。这里用一个“犹”字,表示反诘的语气,表明作者认为禽鸟中还有比蜡嘴鸟鸣得更动听的。“世上应多蜜口人”,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作者在这里把蜡嘴鸟的叫声和人类说话的声音作了对比:蜡嘴鸟虽然声音美妙动听,可还是比不上人类中那些善于巧言利口的人。“应”通“庸”,一般用于反语之中,有“应当”、“大概”之意。“蜜口”,指甜言蜜语或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多”,一作“莫”,意思是应该多一些。这里的意思是:世间上应当少一些善于巧言利口的人。

这首词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风的不满。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少一些善于巧言利口的人,多一些真诚朴实的人。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它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