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落叶寺门前,十载重来问老禅。
胜事几回芳草歇,旧游无复盛时全。
江分吴越横通海,山近蓬莱直上□。
便欲移尊穷绝顶,不堪风雨惜残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然后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注释,理解每一句的意思,最后再分析诗句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乙卯三月再游胜果寺书事”,乙卯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月,诗人重游胜果寺时写下这首诗。“清霜落叶”句,描写诗人来到寺庙前的所见所感。诗人在寺庙外看到了一片萧瑟的景象:树叶已经凋落,寒霜已降,而那曾经繁华的寺院门前也显得冷落凄凉。“十载重来问老禅”,这两句写诗人重游此地,不禁感慨万千,十年间人事有异,物是人非,于是特地前来询问那位久居在此的老禅僧。“十载重来问老禅”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老禅的敬重,也表明了诗人此次重游的目的。

“胜事几回芳草歇”句,写诗人重游旧地,看到昔日的胜景已不复存在,只有满地枯黄的草叶。“芳草歇”即芳草凋零。“旧游无复盛时全”,诗人感叹道,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地方如今都变得冷清起来,再也看不到往日繁华的景象了。

“江分吴越横通海”句,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横贯吴越之地,直通大海。“山近蓬莱直上巀”句,写诗人抬头远望,只见山势高峻,直插云霄。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景,表达了自己想要登临绝顶的愿望。

“便欲移尊穷绝顶,不堪风雨惜残年”句,写诗人想要登上绝顶,但是又因为风雨交加,景色凄凉而感到惋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再次来到胜果寺时,正是初春时节。我看到的是一个萧瑟凄凉的环境。十年前我曾到此一游,那时我还年轻,心情愉快,与老禅僧畅谈了很久。可是现在,这里只剩下一片枯黄的草地。我曾经欣赏过的胜景早已不复存在。我现在看到的只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它们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我真想攀登绝顶,但想到风雨交加,景色凄凉,又觉得可惜。

赏析

《乙卯三月再游胜果寺书事》是一首七律,作于熙宁九年(1076)三月。此诗写于诗人第二次重游胜果寺时,当时诗人已是五十六岁的高龄。

首联“清霜落叶寺门前,十载重来问老禅”,点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目的等要素。“清霜落叶”是季节,是环境;“寺门前”是位置;“十载重来”是时间、次数;“问老禅”是目的。诗人到寺庙前看到一片秋色景象。“十载重来”说明诗人重游胜果寺的原因是为了向老禅师请教。

颔联“胜事几回芳草歇,旧游无复盛时全”,写诗人重游旧地,看到昔日的胜景已不复存在。这两句是说胜果寺过去是多么繁华热闹啊!可现在却只有一片荒芜衰败的景象。“芳草歇”意指花谢叶落,暗喻人世沧桑、世事变迁。

颈联“江分吴越横通海,山近蓬莱直上天”,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横贯吴越之地,直通大海;只见群山高耸入云,直插天际。这两联是写景。

尾联“便欲移尊穷绝顶,不堪风雨惜残年”,写诗人想要登上绝顶,但是又因为风雨交加,景色凄凉而感到惋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

此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