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长疑带雪看,凭谁留兴入轻纨。
素鸾有影当窗见,清籁无声特地寒。
霜落渭川秋惨淡,月明湘水夜迷漫。
平生雅操今犹在,颜色萧疏节未残。

这首诗是杜甫为牛文振题写的墨梅飞白竹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风度长疑带雪看,凭谁留兴入轻纨。

风度长疑带雪看,意思是说,这竹子的风姿好像带着雪的清凉,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在雪地中生长的。凭谁留兴入轻纨,意思是说,有谁会欣赏这竹子的风姿,把它放在轻巧的绢帛中。

素鸾有影当窗见,清籁无声特地寒。

素鸾有影当窗见,意思是说,有一只白色的鸟儿停在窗前,它的倒影映在窗户上,就像一幅画一样美丽。清籁无声特地寒,意思是说,窗外的竹林发出的声音很静,给人一种特别寒冷的感觉。

霜落渭川秋惨淡,月明湘水夜迷漫。

霜落渭川秋惨淡,意思是说,秋天的霜降后,渭川的风景变得凄惨淡薄。月明湘水夜迷漫,意思是说,月光明亮的时刻,湘水的夜晚被雾气笼罩,显得朦胧而美丽。

平生雅操今犹在,颜色萧疏节未残。

平生雅操今犹在,意思是说,尽管我现在已经年老了,但我依然保持着一种高尚的情操。颜色萧疏节未残,意思是说,虽然岁月已经过去了,但竹子的颜色依然保持得很清楚,而且它的节枝也没有折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牛文振题写的墨梅飞白竹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风姿和韵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赏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从诗歌的第一句开始,诗人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他形容竹子的风姿仿佛带着雪的清凉,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种比喻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继续展开他的想象,将竹子与素鸾相联系,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他认为有谁能够欣赏到这样的景象呢?于是便将竹子放在轻巧的绢帛中,以此来表达他对竹子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诗人又通过对窗外景色的描述,展现了竹子的韵味和魅力。他发现素鸾的倒影映在窗户上,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窗外的竹林发出的声音也很静,给人一种特别的寒冷感觉。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作为结尾。他表示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却依然保持着一种高尚的情操;同时,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但他依然保持着竹子的颜色和节枝的完整。这些感慨和总结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和有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