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亲不可见,令子竟何依。
落日啼乌鸟,晨风动彩衣。
伤心看陇树,清梦引慈闱。
试问王孙贾,谁应望汝归。
古诗名称:挽乐义王公夫妇二首其一
萱亲不可见,令子竟何依。
落日啼乌鸟,晨风动彩衣。
伤心看陇树,清梦引慈闱。
试问王孙贾,谁应望汝归。
译文与赏析:
诗意解析:
- 诗题解读:“挽乐义王公夫妇二首其一”中的“乐”,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指音乐,此处可能指的是为某位王公贵族举行的丧礼而创作的挽歌。此诗作为其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已故配偶的哀思和怀念。
- 关键词解释:“令子”通常用来尊称别人的孩子,这里特指王公的子女;“何依”表示何处依靠或归宿,反映了诗人因妻子去世而感到无依无靠的心境。
- 意象描绘:诗中的“落日啼乌鸟”和“晨风动彩衣”通过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乌鸦的叫声和飘逸的彩色衣物都暗示了悲伤和离别的情绪。
- 情感表达:通过对亡妻的追忆和对王公未来生活的担忧,诗人传达出深切的情感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 文化背景:中国古代对父母的称呼极为重视,如“萱亲”即用来形容母亲,“令子”则指儿子。诗中使用这些词汇,增强了对亡妻身份和文化地位的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精细描绘,生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愁。通过运用象征和比喻等手法,诗歌不仅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情怀念,还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这种通过具体形象传达抽象情感的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此外,诗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孝道的重视以及对逝者的尊敬,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