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晚路悠悠,归心急暮投。
水声喧语笑,人影乱浮沤。
谁击中流楫,犹闲野渡舟。
济川须及蚤,斜日下沧洲。
【注释】
1、西江:指江西的赣江。晚渡:傍晚渡船。
2、天晚路悠悠:天色已晚,路漫漫而远。
3、归心急暮投:想回家的心情急切,傍晚急于投宿。
4、喧语笑:水声喧哗。
5、人影乱浮沤:水面上的人像被搅动的水波一样,显得杂乱。
6、中流楫:中流,江中;楫,桨。
7、闲野渡舟:闲适自在的渡船。
8、济川须及蚤:赶在天亮前渡过河流,即“济川”。
9、斜日下沧洲:太阳即将落山时,我正站在沧州(地名)渡口。沧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尹朴时任江西观察使。诗人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傍晚乘船过江西时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怀念以及他希望早日到达故乡的心情。
首句点出时间是在傍晚,“天晚”表明诗人此时正处在一天中的傍晚时分;次句“路悠悠”,写出诗人归心之急,“急暮投”则写出了诗人急于归乡的迫切心情,这两句是全诗的基调。第三句“水声喧语笑”,写江水潺潺流动的声音,仿佛是人们欢快的笑语,又似乎是人们的欢声笑语,这一句渲染出一幅热闹的渡口情景。第四句写渡口上的渡船,“人影乱浮沤”,写船上的乘客们,他们在水中的身影像是水中的浮萍,随着水流而飘摇不定,这一句既写出了渡口的繁忙场面,又烘托出了诗人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第五句写渡船夫,“谁击中流楫”,写渡船夫驾着船在江面上行驶,“犹闲野渡舟”,写渡船是一艘普通的野渡船,这两句写出了渡船夫驾驶着渡船在江面上行驶的情景,也衬托出了诗人急于归家的心情。第六句“济川须及蚤”是全诗的重点,意思是赶在天亮之前渡过长江,即“济川”,这是诗人归乡的愿望,也是他日夜思念家乡的表现。最后一句,写诗人站在沧洲渡口,看着夕阳渐渐落下,心中充满了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