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殁七载,痴儿尚一身。
天涯常有月,堂北更无暾。
虚室鸡群散,荒园野苎贫。
平生勤苦事,日远益悲辛。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忆母的原因;颔联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常”“更”突出了时间之久远;颈联写自己的处境;末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特色的理解能力,以及诗歌情感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答案】

(1)

译文:慈母去世已经七载,我仍然是孤身一人。

(2)

无论天涯还是家乡,常常可以看到明亮的月光,而堂屋北面则没有月亮。

(3)

虚室之中鸡儿散去,荒园里野苎丛生。贫瘠的土地上,平生勤劳之事,日子一天天过去越发感到悲辛。

赏析:

全诗四句,第一句写母亲去世七年,自己仍是孑然一身;第二句写自己虽然在故乡却无亲人相伴;第三句写自己身处空寂之地,没有亲人相伴;第四句写出自己的贫贱生活。

“慈母殁七载”与“痴儿尚一身”,一“念”一“思”,表达了诗人怀念已死母亲的深情。“天涯常有月,堂北更无暾”两句,写自己虽身处异地,但每逢夜晚,总能看到明月,而家乡的明月则早已消失。这一对比,不仅写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无限留恋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凄凉之感。“虚室鸡群散”一句,既写自己所处的环境,也表现了自己的心境。“荒园野苎贫”一句,写出了自己生活的贫寒和艰辛。“平生勤苦事,日远益悲辛”两句,既表现了自己一生辛勤劳动,也表现了因年岁增长而导致的悲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