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呦呦亦几年,真儒挺出此开先。
斯民没齿宗先觉,吾道垂光映后天。
秦汉以来千百载,颜曾之后两三贤。
谁将幻语惊聋瞽,谬指他途作正传。
【注释】:
- 白鹿呦呦亦几年: 白鹿呦呦,形容鹿叫声。亦几年,表示已经多少年了。2. 真儒挺出此开先: 真儒,真正有学问的儒家学者。挺出,突出。此开先,指在古代儒家学者中崭露头角。3. 斯民没齿宗先觉: 斯民,这里的“斯”是文言文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没齿,一辈子。宗先觉,继承前人的遗志。4. 吾道垂光映后天: 吾道,我的学说。垂光,照耀。映后天,影响后世的人。5. 秦汉以来千百载: 秦汉,这里指的是秦朝和汉朝。千百载,一千年的时间。6. 颜曾之后两三贤: 颜曾,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和子思(孔子的儿子)。两三贤,两三个人中的杰出者。7. 谁将幻语惊聋瞽: 谁,指谁人。幻语,不切实际的言论。惊聋瞽,使听者耳聋眼瞎。8. 谬指他途作正传: 谬,错误的意思。正传,正确的道理。9. 此诗为元代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游白鹿洞》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译文:
白鹿呦呦鸣了几多年,真正的儒者在此时脱颖而出。
那些继承了先人遗志的学者,我的道德观念能够照亮后人。
自秦汉以来经历了千百年,孔、颜两家的后代只有两位贤能之人。
是谁将那些不切实际的言论当作真理,错误地指出其他道路成为正确之路?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维桢的次韵苏提学伯诚游白鹿洞五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幅历史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其中既有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也有对自己道德观念的追求与坚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