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俨具瞻,匪直颂师尹。
一出秉铨衡,中外作标准。
朗月照浚谷,清泉流泯泯。
抗志圭组轻,萧然岩壑尽。
甥也馆于室,耳提谢不敏。
典谟日佩训,风雅时援引。
所至恒爱护,恐为友婿窘。
不减慈父恩,长恸德星陨。

译文:

泰山屹立,让人敬仰,不仅是颂扬师尹。你一出山便执掌铨衡,成为朝廷内外的标准。朗月照映着幽深的山谷,清泉流过泯灭的平原。高洁的志向如同圭组之轻,萧然的岩石和壑谷尽数隐没。甥儿被安置在室内,耳边不断教诲,我自感才疏学浅。典谟、日佩训等经典教诲常伴左右,风雅时有援引为谈资。你到任之处,总是关爱有加,唯恐朋友女婿有难处。不减于慈父般的恩情,长恸德星陨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与其外父王选部的交往以及对他的评价和期望,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亲情和对长辈的尊敬。诗中“泰山俨具瞻”形容其威严庄重,象征王选部作为一位官员的地位和形象;“一出秉铨衡”,表明他一进入官场就担任了重要的官职,象征着权力与责任。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述了王选部的性格和行为,“一出秉铨衡,中外作标准”,意味着他在官场上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官员,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王选部的道德品质,也表达了对其才能和能力的肯定。

接着诗人转向对其个性的描绘。“朗月照浚谷,清泉流泯泯”,用自然景观比喻王选部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这两句诗不仅美化了他的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敬仰之情。

诗人转向对其教育和指导方式的描述:“抗志圭组轻,萧然岩壑尽。”这里的“抗志”指的是坚强的意志,而“萧然岩壑尽”则表示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够影响深远,使那些受到他教导的人如山中的岩石一般坚定,如溪谷一般清澈。这两句诗强调了他作为导师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王选部的深厚情感。“甥也馆于室,耳提谢不敏”描绘了一种亲密而温馨的关系,王选部像老师一样耐心地教导他,让他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的关怀和帮助。“所至恒爱护,恐为友婿窘”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王选部的感情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是一种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王选部的多方面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道德修养又有实际才能的官员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其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