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偶世,块处空山久。
木末出岑楼,青旻一挥手。
高云翳我裾,明月入我牖。
坐见松树阴,群然麋鹿走。
郑真谷口锄,梁鸿庑下臼。
外是无长物,留巾漉美酒。

【注释】

楼居二首 其二:

余生不偶世,块处空山久。

木末出岑楼,青旻一挥手。

高云翳我裾,明月入我牖。

坐见松树阴,群然麋鹿走。

郑真谷口锄,梁鸿庑下臼。

外是无长物,留巾漉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士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首联“余生不偶世,块处空山久”两句,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坎坷,没有遇到好的机遇,只能在山中度过漫长的岁月。这里的“不偶世”指他一生坎坷,没有遇到好的机会;“块处”指他在山中孤独地居住。这两句话概括了他的一生遭遇。

颔联“木末出岑楼,青旻一挥手”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树木的末端从山峦之间探出,青天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好像在挥手致意。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高云翳我裾,明月入我牖”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心情。高高的云朵遮住了他的衣襟,明亮的月光照亮了他的窗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尾联“坐见松树阴,群然麋鹿走”两句,描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坐在树下,享受着松树的荫凉,一群麋鹿在他的周围悠闲地走来走去。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互动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传达出了对自由、宁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生活方式的认可和尊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