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露冕入空山,远戍遥看杳霭间。
世路险于石径仄,宦情争似野云闲。
千村哭动栖无壁,万室烟消突闭关。
为问诸天大力士,何时医得老龙悭。

《丁亥春旱偕僚友问俗西郊过玉泉寺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张延庭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行春露冕入空山”描绘了一幅春天里官员身着朝服,前往空山中巡视的情景。“露冕”,指官员所戴之冠,通常为朝服上的装饰品,象征其身份与地位。

“远戍遥看杳霭间”表现了诗人对边疆遥远地区的观察。“杳霭”,形容远处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戍”,古代边防军事单位的名称。

“世路险于石径仄”反映了作者对官场之路的深刻感受。“石径”,指的是陡峭狭窄的山路,比喻仕途艰难险阻。

“宦情争似野云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野云”,指自由自在的云彩,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千村哭动栖无壁,万室烟消突闭关”描绘了因旱灾导致的乡村景象。这两句反映了干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灾区人民遭遇的同情与关注。

《丁亥春旱偕僚友问俗西郊过玉泉寺二首·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明代官场生活的艰辛与民间疾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间真情的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