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满秋风,茅檐正倚东。
相知穷白首,不厌说山中。
注释:高高的树木被秋风笼罩,茅草屋檐正倚着东方。我们相知一生,从白头到白发,不厌于谈论山中。
赏析:诗中的“写扇”指的是作者在创作诗歌时使用的工具,即笔和纸。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中创作诗歌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高树满秋风,茅檐正倚东。
相知穷白首,不厌说山中。
注释:高高的树木被秋风笼罩,茅草屋檐正倚着东方。我们相知一生,从白头到白发,不厌于谈论山中。
赏析:诗中的“写扇”指的是作者在创作诗歌时使用的工具,即笔和纸。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中创作诗歌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 水东驿道中炎(yán)海东来路,龙川曲避沙。 江村孤驿舍,竹屋几人家。 地瘠春无菜,山稠树少花。 瘴烟愁未已,汗漫薄天涯。 译文: 从炎热的海边向东而来的道路,在曲折的龙川上躲开流沙。 江村里孤零零的一个驿站,只有竹屋几间供人们居住。 土地贫瘠春天没有蔬菜,山多树木花儿很少。 瘴气浓密忧愁还未消除,我在辽阔天地间漂泊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写于诗人赴广州途中所作
【注释】 1. 南山北山曲(曲音qu):指灵源寺所在的地方,在浙江绍兴。 2. 东寺西寺连:指灵隐寺和上天竺寺、下天竺寺等。 3. 天设幽遐地:天造地设幽静的去处。 4. 僧分自在缘:和尚们自在自得,与世无争。 5. 岩潭伏龙虎:岩石上藏着龙、虎,潭水中有蛟龙出没。 6. 钟磬出云烟:钟声悠扬,磬声清脆,仿佛从云烟中传来。 7. 为有重游日:因为还有重游的日子。 【赏析】
小溪驿南行野泊 【注释】蔓草:长满青苔的草木。清溪岸:清澈的溪流岸边。苍烟:指远处山峦上的烟雾。锦树:色彩绚丽的树木。凫鸭:野鸭。沙:水边的细沙。松篁:松树林,竹林。鼓柝:击梆子的声音。 译文:小溪边,我驻足停留,晚霞映照在江面,一片宁静祥和之景。 赏析:诗人在驿站南行途中,偶见清溪两岸,翠绿丛中生长着茂盛的草丛,而夕阳正悬挂在天边,斜阳将余晖投射在清溪上,使整个溪流都显得格外宁静。此时
访永乐废寺 空山寺已废,寂莫枉登临。 古殿馀茅屋,残僧倚暮林。 溪桥自流水,云树伴孤岑。 兴废乾坤事,因兹感慨深。 注释: - 空山寺已废:空山里的寺庙已经废弃了。 - 寂莫:寂静、寂寞。 - 枉登临:徒劳地登上这座寺庙。 - 古殿馀茅屋:古老的殿堂只剩下茅草屋顶。 - 残僧倚暮林:残留的僧人依靠着傍晚的树林。 - 溪桥:小溪旁的桥梁。 - 自流水:从溪流中流出的水。 - 云树
注释:兄弟和我一同在江边送行,我乘船进入南海。 宦途不顺时,我常常失去方向;路途遥远时,我任由自己迷失方向。 秋天到了,江面上月色如洗,风很大,客人们的衣服都被吹得飘起来了。 家人依依不舍,我们尽情地饮酒作歌。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兄弟和侄儿们为他饯行的席间,即兴赋诗的。诗人通过描绘秋夜江上别情离绪,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深情厚意。首联写离别的地点和时间,二联写离别时的心情和态度,三联写江边的景致和心情
【注释】 1. 龙川山行:指作者在龙川(今属广东省)的山中行走。龙川,古县名,故址在今广东省龙川县境。谢舟楫:谢绝了摆渡人的船只。龙江,即龙川,在今广东省东北部。谢舟楫,指远离官场,归隐山林。东麓:山之东麓,指龙川的东面。事晨征:从事清晨的劳动或活动。 2. 寒雨初开霁:春寒料峭,细雨刚停。开霁,天气放晴。 3. 草树隔年荣:草木树木相隔一年才繁茂一次。 4. 瞑目肩舆里:闭目靠在轿子里休息
大庾山口晚兴 高山屏西日,未晚溪欲昏。 百丈援滩势,丛篙避石根。 火明依岸宿,人静听沙喧。 家室天涯共,扁舟忆故园。 注释: 1. 高山屏西日:高山阻挡了西边的太阳,形容山高林密。 2. 未晚溪欲昏:傍晚时分,溪水已经快要昏暗。 3. 百丈援滩势:百丈高的悬崖上有激流,需要攀援才能到达。 4. 丛篙避石根:丛生的竹子在岩石上生长,需要避开岩石才能通过。 5. 火明依岸宿:火光照亮了岸边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高阁临波迥,轻云匝寺阴。” - 高阁临波迥:描绘了一座高耸的阁楼俯瞰着水面,显得非常遥远和开阔。 - 轻云匝寺阴:描述了天空中轻薄的云朵环绕在寺庙周围,增添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 2. “溪声千古壮,雨意万山深。” - 溪声千古壮:强调的是溪水的声响穿越时空的长河,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和宏大的听觉体验。 - 雨意万山深:表达了连绵不断的雨意渗透进群山之中,给人一种深沉
解析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路转千溪曲,泉分万壑声。” - “路转千溪曲”描绘了道路在行进中突然转向,周围出现了众多弯曲的溪流。这表达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变化多端和丰富。 - “泉分万壑声”则形容了山谷中的泉水声如万道,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宏伟与生机。 2. “溪云横夕景,山馆息炎程。” - “溪云横夕景”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横亘,与夕阳相映成趣的美景。 -
【解析】 此题是鉴赏诗歌,注意从内容、手法、主题三方面分析。 “二月倾寒雨,龙川逆挽舟。”这两句写诗人在船上观雨,感受寒意,并由此引出下文。 “山云凝欲冻,瘴雾湿难收。”这两句描写山间的云雾,写出了山中的寒冷和潮湿。 “古树侵江碧,奇峰峙水幽。”这两句写景。古木参天,江水清澈如碧玉,奇峰屹立,幽深秀丽,令人留连忘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沾濡何所适,独酌赋清游
【注释】 1. 空:空旷。 2. 江静野云浮:意思是说秋日的江面很平静,天上飘荡着的白云好像浮在江水之上。 3. 扁舟梦远游:指诗人乘坐小船在梦中遨游远方。 4. 扁舟:小船。 5. 梦远游:梦见自己在遥远的地方游览。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乘扁舟,在秋天的江上漫游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山空秋叶落”,写诗人在秋天的山中行走,看到山头空旷,落叶纷纷落下
下面是对《席上书扇二首·其二》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赏析: - 诗句原文: 云林道相重,相赴野亭开。 谁有青山意,扁舟江上来。 - 译文: 在云林道上相逢,我们决定一同前往郊野的小亭子相聚。 谁能与我共享青山之意?让我乘坐扁舟,来到江上行船。 - 注释: - 云林:指云雾缭绕的山林,形容景色优美或环境幽静。 - 相重:相互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 相赴:一起前往某地。 - 野亭
注释: 花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因山上有花而得名,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 千仞: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一仞约等于三十丈,千仞则高达三千丈。 老君:即老子,道教尊称其为“太上老君”,又称“李耳”。 何代:何时,哪一代。 居此:居住在此处。 青松:指山上的松树,常绿树种,耐寒性强。 古枝:指的是古老的松树枝叶,历经岁月沧桑而更加苍劲有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花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山峦
这首诗是陈孝子的自勉诗,表达了他对于纲常的坚守和对于君王的敬仰。以下是逐句释义: 谁复慇勤问此身,纲常犹幸有斯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还有谁会殷勤地询问我的一生?”这里的“纲常”指的是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教,而“斯人”则是指那些坚守这种纲常的人。诗人在这里表示,尽管自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仍然希望有人能够记住自己曾经坚守过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事生思死千年范,庐墓囊经一念贞。
阳武道中 郊野旷无物色,秋后家畜肥。 长风骤马尘土如海,落日僧人寺门关闭。 一月过去力困,百年人生官情微。 从此路需回顾,千仞高山早振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阳武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农田、动物、寺庙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首句“漠漠郊原物色稀”,描绘了田野的辽阔与空旷,给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接着“田家秋后彘鸡肥”,则是写农民在丰收后的欢乐场景
阅清泉口 迤逦因山曲曲行,白云青树转溪声。 居民漫说羊龙事,隘道伤心巳巳兵。 风散诸岚闻虎啸,天清孤垒照霜明。 将军下马经营地,千里黄尘咫尺情。 注释: 1. 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 2. 因山曲曲行:沿着山势曲折前行。 3. 白云青树转溪声:白云和青树随着溪水的声音在周围流转。 4. 居民:当地居民。 5. 羊龙事:传说中羊与龙争斗的故事。 6. 隘道:狭窄的道路。 7. 巳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