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湿征衣过远村,恰逢池上狎鸥人。
家疑避世桃源地,身似投竿渭水滨。
皓首杖鸠强饭足,苍头折柳踏歌新。
高堂鹤发年相埒,回首云乡思转频。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次壁东
雨湿征衣过远村,恰逢池上狎鸥人。家疑避世桃源地,身似投竿渭水滨。皓首杖鸠强饭足,苍头折柳踏歌新。高堂鹤发年相埒,回首云乡思转频。

译文:
雨后湿透的征衣经过远村,恰好遇到在池塘旁戏水的鸥鸟。家中怀疑是避世的桃源之地,自身像是投竿入渭水的河边。头发白了拄着鸠杖勉强吃饱,仆人年轻折断柳枝载歌载舞。高大的堂中鹤发老人与我年龄相当,回首云端故乡思念越发频繁。

注释:

  1. 次壁东:次,停留之意;壁,墙壁,此处指代居住之地;东,这里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即作者的居所或所在地。
  2. 雨湿征衣过远村:雨水湿润了出征的衣服,穿过遥远的村庄。
  3. 恰逢池上狎鸥人:恰巧遇到池塘上的嬉戏者。
  4. 家疑避世桃源地:家里好像是一个远离尘世的桃源之地。
  5. 身似投竿渭水滨:身体就像投竿入渭水边的岸边一样。
  6. 皓首杖鸠强饭足:形容年老力衰但仍勉强吃饱。
  7. 苍头折柳踏歌新:仆人年轻,用折断的柳枝载歌载舞。
  8. 高堂鹤发年相埒:高大的厅堂中白发如鹤的老人和我的年龄相同。
  9. 回首云乡思转频:回头望向云端的故乡,思念越来越频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身处异地,但依然保持着对家乡的深情和怀念。通过对比自己的年岁和家园中的其他人物(如桃源之人、渭水边的人等),诗人展现了自己虽身处异乡却仍保持着对家乡传统的执着和尊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