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邙山路,西风飒已惊。
东京有遗事,游客不胜情。
金谷铜驼地,周公召伯城。
二毛动秋兴,三十岂成名。

【注释】

洛阳:指洛阳城。

红树:指洛阳城中的树木。

邙山:洛阳附近的一座山。

西风飒已惊:秋风凛冽,已经使人心惊动了。飒,形容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东京:指洛阳,古时称洛阳为东京。

遗事:遗迹。

游客:诗人自指。不胜情:感情激动。

金谷铜驼地:指洛阳金谷园,即晋代石崇在洛阳金谷园建豪华别墅,并筑铜驼以为标识。后因以“金谷”代称豪华的园林别墅。

周公:指周代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召伯:指周宣王的大臣召虎。

二毛动秋兴:鬓发斑白,触动了秋天的感伤情怀。

三十岂成名:年纪已三十而未成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洛阳时所作。开头三句写洛阳景色:红叶满林,秋风萧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东京有遗事”,说明他游历过的旧日繁华之地。“游客不胜情”,表达了他对过去繁华的追念,对现实衰败的悲叹。

中间四句写洛阳的名胜古迹。“金谷”、“铜驼”是洛阳两个著名的景点。金谷是汉魏以来有名的别墅区,铜驼是周王朝贵族所喜爱的玩赏物,这里借指洛阳的豪门富户。诗人说,这些地方虽然曾经是豪华富贵之所,但如今都已破败不堪,只剩下几棵红叶满枝的古木而已。这几句写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壮士不遇之慨,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情。

最后两句写自己年老体衰,功名未成。“二毛”指两鬓白发,“动秋兴”指触发了秋天的伤感情绪。“三十岂成名”,感叹自己年纪已大,功业未就;“名”,指功名。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及不平之感。

全诗抒发的是作者在国运衰落、政治黑暗的情况下,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前途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