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河礧礧山巃嵷,四月天黄赤日风。
麦陇半枯蜻蜓舞,逢人复问嵩阳宫。
故基遗构不可睹,惟有三柏鼎树摩苍穹。
曲凹十围深隐马,干秃皮皴僵如虹。
半死半生鬼神护,倏东倏西日月通。
传言汉封颇未辨,唐人之碑亦丰崇。
牧牛磨角龙文没,苍苔濯雨虫书同。
忆昔武帝巡幸日,千骑万乘郁菁茵。
谁其闻者呼万岁,荒唐信之终愚蒙。
即论此宫金银阙,鸾鹤葳蕤三花红。
瑶殿翠华安在哉,岂意于今嵩草丛。
三柏阅世几千载,风霜屡入感慨中。
古今镌题诗有篇,其人往往逐飞蓬。
呜呼使我不悲嵩阳宫。
《嵩阳宫作歌》是明代诗人高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嵩阳宫的壮丽景象和历史的沧桑变迁。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注释:
- 诗意解读:诗中开篇以“乾河礧礧山巃嵷,四月天黄赤日风”开头,生动地描绘了嵩阳宫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风景画。
- 历史背景:诗句“麦陇半枯蜻蜓舞,逢人复问嵩阳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人们对于嵩阳宫的好奇和询问,揭示了嵩阳宫在当地的重要性及其历史地位。
- 建筑遗构:“故基遗构不可睹,惟有三柏鼎树摩苍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嵩阳宫旧迹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逝和历史变迁的主题。
- 历史传说:“传言汉封颇未辨,唐人之碑亦丰崇”可能涉及嵩阳宫的历史传说或碑文,展现了人们对嵩阳宫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与尊重。
- 自然景观:“牧牛磨角龙文没,苍苔濯雨虫书同”则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展现了嵩阳宫周边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丰富。
- 感慨时事:“忆昔武帝巡幸日,千骑万乘郁菁茵。谁其闻者呼万岁,荒唐信之终愚蒙”回顾了历史上帝王巡视的壮观场面,以及这种壮观背后可能存在的虚妄和愚昧。
- 艺术审美:“即论此宫金银阙,鸾鹤葳蕤三花红”赞美了嵩阳宫的建筑之美,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现状哀愁:“瑶殿翠华安在哉,岂意于今嵩草丛”表达了诗人对嵩阳宫现今荒凉景象的感慨,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落差和遗憾。
- 文化传承:“三柏阅世几千载,风霜屡入感慨中”强调了嵩阳宫三柏树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 文人情怀:“古今镌题诗有篇,其人往往逐飞蓬”表现了文人雅士对嵩阳宫的关注和吟咏,也反映了他们游历四方、追求文学创作自由的精神。
《嵩阳宫作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诗歌,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