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室中分豁一门,岧峣万仞上轘辕。
千秋辇路生春草,不待啼鹃已断魂。

注释:

崿岭:山峰名,位于今陕西汉中市略阳县城西。

二室:指秦岭的东、西两支。分:划分。豁:通“豁”,裂开。一门:山间通道。岧峣(yáo yáo):高峻。万仞:一仞约百步。上:指山巅上。轘辕(huàn yuán):车辕前横木,这里借指路。

千秋辇路:即长安至咸阳的驰道。辇,皇帝的车驾;路,道路。生春草:指草木开始生长,春天到来。

不待啼鹃(chuí juān)已断魂:杜鹃鸟鸣声凄厉,相传其鸣时,有思乡者因之而悲伤到极点,这里用此来比喻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以写景为线索,描绘了秦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二室中分豁一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秦岭的壮观景象。秦岭山脉连绵起伏,如同两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中间的山谷中,一道峡谷如刀削斧劈一般,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门廊。

第二句“岧峣万仞上轘辕”,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秦岭的险峻。万仞,形容山势高大陡峭。銮辕,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用以控制马匹行进的方向。这里,诗人借用这个词语,形象地表达了秦岭的巍峨壮丽。

第三句“千秋辇路生春草”,诗人以长安至咸阳的驰道为背景,描绘出了秦岭的美丽景色。辇,皇帝的车驾。这里的“辇路”代指通往长安的道路。春草,指的是刚刚冒出地面的嫩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最后一句“不待啼鹃已断魂”,诗人用杜鹃鸟的悲鸣声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传说杜鹃鸟叫声凄厉,常使游子为之动情,甚至因此而感到极度的哀伤。这里,诗人用此来比喻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深深地怀念着家乡的土地、亲人和朋友,即使身处异乡,也常常为思念之情而痛苦不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秦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同时,这首诗也是王维早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之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