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昼寂寂,樵语声屑屑。
一径入青蔼,竹木夏秀洁。
有僧赤脚眠,长啸天地裂。
见我掇衣起,坦腹笑咥咥。
任真无盖藏,布怀不曲折。
摘茗煮鲜泉,豆芋楚楚设。
充然可供客,足已了不缺。
引我看泉石,发兴皆奇绝。
挥手别之去,中心自怡悦。

【解析】

1.“黄龙庵”,黄龙寺。2.“樵语声屑屑”中的“樵”指砍柴人。3.“竹木夏秀洁”中的“秀洁”意指青翠、洁净,这里用来形容竹林的茂盛。4.“有僧赤脚眠”中的“赤脚眠”指和尚赤着脚在禅房中打坐或睡觉。5.“任真无盖藏”中的“任真”意为随遇而安,不拘小节。6.“豆芋楚楚设”中的“豆芋”泛指蔬菜,这里指菜蔬。7.“足已了不缺”中的“足”指满足。8.“引我看泉石,发兴皆奇绝”,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应重点把握。9.“挥手别之去,中心自怡悦”,这两句应抓住“怡悦”一词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

山里幽静得连阳光也不肯出来,只有砍柴人的谈话声在耳边萦绕。一条小路通向那青葱的丛林深处,竹林里的树木和花草在夏天长得格外清新秀丽。一位僧人赤脚躺着打盹,他仰天长啸仿佛要裂开天地一般。我见他起身后,就光着膀子笑嘻嘻地招待我们。他随遇而安,没有拘束,他的胸怀坦荡开阔。他摘取新鲜的茶树嫩芽,煮着泉水烹茶;又用豆和芋头做菜,摆放得整整齐齐。饭菜一摆上桌子,客人自然心满意足,吃饱喝足,完全满足了客人的需要。他领我们到泉边观赏山水景色,兴致高极了,高兴得几乎忘记了回家。临行时挥手告别,我内心却十分愉快。

赏析:“山深昼寂寂,樵语声屑屑。”诗人以写景开篇,先点明时间、地点。“昼寂寂”三字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使人感觉到了时间的清幽和静谧的空寂感。“樵语”即砍柴人说话的声音,诗人通过声音传达出一种寂静的感觉。

“一径入青蔼,竹木夏秀洁。”这两句写诗人进入山中,看到一片青葱的竹林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感到清爽宜人。

“有僧赤脚眠,长啸天地裂。”这四句写一个僧人赤脚躺在床上打呼噜,他仰头长啸,好像要把天地都啸裂开来一样。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僧人的长啸之声震天动地,令人难以忘怀。

“见我掇衣起,坦腹笑咥咥。”诗人听到僧人的啸声,便起身整理衣服,然后笑眯眯地端坐着。诗人的动作描写和僧人的动作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僧人长啸之声的喜爱之情。

“任真无盖藏,布怀不曲折。”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说这位僧人随遇而安,没有什么拘束,他的心胸坦荡开阔;诗人说他的胸怀坦荡,不计较得失,做事不拘小节。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僧人品质的赞美之情。

“摘茗煮鲜泉,豆芋楚楚设。”诗人来到山上,发现这里的水源非常充足,于是摘了些嫩芽来烹茶。同时,他还用豆和芋头做了几道菜肴,摆放得很整齐。

“充然可供客,足已了不缺。”诗人品尝了这些美味可口的菜肴,感觉很满意,觉得这些菜肴足够供客人享用了。

“引我看泉石,发兴皆奇绝。”最后,诗人被眼前美丽的山水景色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吟起了诗句。这里的“发兴”意思是抒发感情,抒发感情的方式就是吟诵诗句。

“挥手别之去,中心自怡悦。”诗人送走了客人后,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