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天家雨露宽,孤臣千里湿征鞍。
塞垣回首烟尘净,农亩关心稼穑艰。
可喜一朝驱毒暑,不眠中夜袭轻寒。
却惭未满甘霖望,徒使苍生拭目看。

【注释】:

壬申:即崇祯元年,公元1622年。六月十八日:指农历六月初十。南归:指诗人被贬后回乡。内丘:今河北邢台县东。阻雨:因雨而阻车。感赋:有感慨而作的诗。

自是天家雨露宽,孤臣千里湿征鞍。

塞垣:边塞。回头:回顾。烟尘:战乱。关心:牵挂。稼穑:耕种收获。轻寒:凉爽。却惭未满甘霖望,徙使苍生拭目看。

赏析:

这首诗是崇祯元年(1622)六月十八日诗人在南归途中所作。

首联点明题旨。“自是天家雨露宽”,说天家(朝廷)恩德广大,雨水充足。“孤臣千里湿征鞍”,说自己身为一个被流放的大臣,远离故土,远在万里之外,一路行来,又湿又冷,十分辛苦。

颔联描写了边塞景象。“回望”句承首联“塞垣”,写自己站在边塞之上,遥望中原,看到战火平息,烽火不熄,一片大好河山。而此时自己却在万里之外,不能亲眼目睹这番胜景。“农亩关心”句承上,说自己在异域他乡,心系家乡农田的收成情况。

颈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可喜一朝驱毒暑”,说终于迎来了久旱逢甘霖的日子,可以驱除炎热的酷暑了。但随即又想到“中夜袭轻寒”,夜里突然袭来了凉风,使人不禁又感到凄凉,又感到寒冷。“却惭未满甘霖望”,既惭愧自己还没有完全实现朝廷对百姓的诺言,又为自己不能为国尽忠而感到遗憾。“徒使苍生拭目看”,说自己虽想为国尽力,但无奈身在异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受难,却不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尾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遗憾。“却惭未满甘霖望”,既惭愧自己还没有完全实现朝廷对百姓的诺言,又为自己不能为国尽忠而感到遗憾。“徒使苍生拭目看”,说自己虽想为国尽力,但无奈身在异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受难,却不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一个被流放大臣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