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夷门郭,往来萃野路。
家贫无良谋,躬耕有远慕。
始穷百王略,遂觉生民故。
曰余本空疏,当年恣高步。
庆彼鸣鹤期,忝此飞龙顾。
亦知敝帚材,早享千金误。
日月不我留,抚心惭往素。
【解析】
(1)生长夷门郭,往来萃野路:生长在夷门城边,来往在郊外路上。夷门是战国时代魏国西门豹的治水之所,后成为游览胜地。
(2)家贫无良谋,躬耕有远慕:家里贫穷,没有高明的计划;我亲自耕种田地,有远大的志向。
(3)始穷百王略,遂觉生民故:开始通达历代帝王的策略,就感到百姓的疾苦。
(4)曰余本空疏,当年恣高步:说我是空虚的人,年轻时放纵高傲自大。
(5)庆彼鸣鹤期,忝此飞龙顾:庆祝那些能够高飞远走,而我却只是一只小虫而已。鸣鹤和飞龙都是比喻,指有才德之人。
(6)亦知敝帚材,早享千金误:也知道自己这只破扫帚的才能,却早早得到千金的赏识是错误的。
(7)日月不我留,抚心惭往素:时光不能留住,心中不胜愧疚。“抚心”意为抚摸自己的胸口,表达内心的不安。“素”意为平常的、朴素的。“惭往素”意思是惭愧自己过去的素朴。“素”是质朴的意思,这里指诗人过去的生活。
【答案】
译文:
生活在夷门城边,往来在郊野的路上。家贫没有高明的计划,亲自耕种田地,有远大的志向。开始通达历代帝王的策略,就感到百姓的疾苦。说自己本是空疏的人,年轻时放纵高傲自大。也是知道那只破扫帚的才能,却早早得到千金的赏识是错误的。时光不能留住,心中不胜愧疚。“抚心”意为抚摸自己的胸口,表达内心的不安。“素”意为平常的、朴素的。“惭往素”意思是惭愧自己过去的素朴。“素”是质朴的意思,这里指诗人过去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失意后所作。首联二句写其生活状况及心境。诗中以夷门、野路为背景,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颔联两句写自己虽有志于学道,但家中贫穷,无计可施,只能躬耕田里,有凌云之志而不可得。颈联两句写自己虽然了解历代帝王的治国策略,但觉得百姓的疾苦更甚于此。尾联二句写自己虽然有超然物外的才能,但却因为被赏识而倍感羞愧。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和个人处境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现状,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