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发大梁,慷慨多奇志。
师事鸣皋子,担簦窃自异。
几穷柱下策,颇识壁中字。
虽非国士才,通人尝予器。
始辱狗监知,终奉龙门贽。
弛负归中朝,持戟备末位。
孤根难为容,名过易生累。
一官岁再移,弥取简书忌。
眷然怀夙昔,回首日增愧。

这首诗是杜甫的《调考功崔评事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弱冠发大梁,慷慨多奇志。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束发加冠),表示成年,但此时还未到三十岁。
  • 发大梁:在大梁这个地方开始自己的事业或生活。
  • 慷慨:意气激昂,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 多奇志:有很多奇异的志向和想法。
    译文:在二十岁的时候(指诗人自己)就离开了家乡大梁,带着激动的心情和远大的志向踏上了征程。
  1. 师事鸣皋子,担簦窃自异。
  • 师事:以某人为师,向他学习。
  • 鸣皋子:这里指一位名叫鸣皋的人,可能是诗人的老师或是影响他的人。
  • 担簦:背着行装,表示出行或求学。
  • 窃自异:暗自感到与众不同,认为自己和常人不同。
    译文:我跟随鸣皋子学习,背负行囊,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1. 几穷柱下策,颇识壁中字。
  • 几穷:几乎耗尽。
  • 柱下策:古代的一种策略书,用来指导战争和政治。
  • 壁中字:墙壁上的字画,可能是指书法作品。
    译文:几乎耗尽所有的精力去研究那些指导战争和政治的策略书,也认识了不少墙上的字画。
  1. 虽非国士才,通人尝予器。
  • 国士才:国家的人才,指有才能的人。
  • 通人:博学之人,有广博知识和见识的人。
  • 予器:认为你是值得器重的人才。
    译文:虽然我不是国家的人才,但我认为像你这样的人是有价值、值得尊重和培养的。
  1. 始辱狗监知,终奉龙门贽。
  • 辱:受到屈辱或侮辱。
  • 狗监:可能是指某个官职或职位,狗监在当时是低贱的职位。
  • 龙门贽:比喻高官厚禄或地位显赫的人。
    译文:开始时受到了一个低贱职位(狗监)的侮辱,最终却得到了高官厚禄的地位。
  1. 弛负归中朝,持戟备末位。
  • 弛负:放下担子,卸下负担。
  • 中朝:朝廷,这里指中央政府。
  • 持戟:拿着武器,准备守卫。
    译文:摆脱了重担回到朝廷,准备守卫国家的边疆。
  1. 孤根难为容,名过易生累。
  • 孤根:孤单的根,比喻一个人孤立无援。
  • 难为容: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接纳。
  • 名过:名声过大,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或反感。
    译文:作为一个孤立无援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而且因为名声过大,容易引发他人的嫉妒或反感。
  1. 一官岁再移,弥取简书忌。
  • 一官:指官员。
  • 岁再移:每年的迁移或调动。
  • 简书:简单的书信,比喻无关紧要的事情。
    译文:作为一名官员,每年都要调动工作,这样就会频繁地收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信件或消息。
  1. 眷然怀夙昔,回首日增愧。
  • 眷然:怀念的样子。
  • 夙昔:过去的日子或时光。
  • 回首:回头看,回忆。
  • 日增愧:随着时间的流逝,感到更加惭愧或遗憾。
    译文:我怀念过去的岁月和时光,每次回顾都感到更加惭愧和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