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愁春草歇,驱马春山中。
夜宿禅关下,时将心赏同。
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
终愧渊明辈,玄言对远公。

【注释】

  1. 与邹生:和邹子一起。邹子,即邹阳。
  2. 香山:即香积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
  3. 僧房:和尚的住所。
  4. 遽愁春草歇:忽然间担心春天的草儿会枯萎。遽愁,立刻、突然地担忧。
  5. 驱马春山中:骑马在春天的山林之中行走。驱马,驱赶马匹。
  6. 禅关:佛寺的门口。
  7. 心赏同:共同欣赏自然之美。
  8. 风生近谷满:风吹动山谷中的树叶,发出阵阵沙沙声。
  9. 月照前湖空:月光照耀着前面的湖泊,使湖水显得十分清澈。
  10. 终愧渊明辈:最终惭愧于陶渊明等人。渊明,指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东晋诗人、文学家、词赋家,著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等。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香积寺附近的春天里,和邹子一同骑马游山的情景。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陶渊明等人的钦佩之情。
    首句“遽愁春草歇”,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担忧之情。紧接着,“驱马春山中”,描绘了诗人骑马在春天的山林之中的情景。这里的“驱马”一词,既体现了作者骑马游山的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四句,“夜宿禅关下,时将心赏同”,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宿营于寺庙门口时的宁静与美好。而“心赏同”则表达了作者与邹子一同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这里,通过描绘风吹动山谷中的树叶、月光照耀着前面的湖泊等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尊重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