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照余晴,荒亭暗复明。
归云度深树,飞雨过高城。
蹇劣惭当代,栖迟笑此生。
空持一书札,长叹故人情。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从长安返回洛阳的途中。
起二句写日落时归云穿林,飞雨过城,景色十分壮阔,但诗人却感到愧对当代之人,而自己却栖迟于此地,笑谈平生;三、四两句则以“蹇劣惭当代”与“空持一书札”,来表达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全诗风格沉郁悲凉,意境苍凉凄美。
晚日照余晴,荒亭暗复明。
归云度深树,飞雨过高城。
蹇劣惭当代,栖迟笑此生。
空持一书札,长叹故人情。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从长安返回洛阳的途中。
起二句写日落时归云穿林,飞雨过城,景色十分壮阔,但诗人却感到愧对当代之人,而自己却栖迟于此地,笑谈平生;三、四两句则以“蹇劣惭当代”与“空持一书札”,来表达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全诗风格沉郁悲凉,意境苍凉凄美。
诗句译文:列坐在青郊,映衬着门楼画戟的威势;晴原猎骑之外,春草在筵席上翩翩起舞。 赏析: 首句“列坐青郊映,容门画戟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诗人通过“列坐”与“映”字的使用,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气氛,而“青郊”和“容门”则具体描绘了地点环境。这里的“画戟”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句诗不仅描述了场景,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权势的认同与向往。 次句“晴原猎骑外
扬州门主人 空林一叶落,茅屋几家秋。在寂静的深林中,一片落叶缓缓飘落,映衬着那几家散落的茅屋,仿佛是秋天特有的静谧与萧瑟。对酒凉风至,开帘古树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凉风习习中带来一丝微醺的舒适,推开窗,古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拉长,透出一股子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相看还自笑,欲去为谁留。在这宁静而略显孤独的环境中,彼此相对,不禁发出了轻声的笑声,然而这笑声背后
【注释】 逢李淮安:遇到李安的书信。淮安,指代李安。李淮是李安的小名。 怅别各千里,忽逢指寸心。 怅:愁恨的样子。各:各自。指:指点。寸心:比喻内心。这两句是说,自己和李安分别后,各在千里之外,如今忽然相逢,真是欣喜若狂。 明镫不自意,故国乃相寻。 明镫:明亮的灯笼。自意:意料中的事。故国:故乡。这两句是说,李安的信件突然到来,使我非常惊讶。因为信中说他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寒馆鸣秋雨
与客游宋戴楼城门九老泉上 草郤相携处,田家水郭间。 注释:郤,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一带。 林风动衣带,泉色照容颜。 注释:泉水清澈如镜,映照着女子的容颜。 软草留堪坐,芳花折与还。 注释:女子坐在柔软的草地上休息,而美丽的花朵被折断后送给了客人。 春城一散罢,车马更难攀。 注释:春天的景色让人陶醉,但离别时却很难再见到对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
【注释】 出门还自笑:指诗人自己嘲笑自己。复此欲谁亲:再回到这个故乡,还有谁能亲近呢? 怅:失意、伤感。 树:树木。 归:回到家里。 人:指行人、路人。 风声兼乱叶:秋风的声音夹着树叶的沙沙响声。 日气抱游尘:太阳的光芒包裹着飘浮的尘土。 躬:亲自。 有莘:古地名,在今山东曹县西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首句“出门还自笑”,是说诗人自己嘲笑自己,因为出门时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晚日留仙辔(yù rì liú xiān pèi):晚日,夕阳;留仙辔,指留连不舍。这里形容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渐暗。 凉风劝客尊(liáng fēng quàn kè zūn):凉风吹拂,让人感觉舒适,劝客饮宴。这里的“客”是指诗人自己。 偶然击筑伴(líng rán jī zhǔ bàn)
【注释】 1. 南亩客:诗人自比为南亩农夫,意谓自己久在田园,不慕官宦。 2. 况:何况。 3. 陶元亮:陶渊明曾作《归去来辞》,辞中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之句。 4. 翻笑:反而嘲笑。 5. 归去辞: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 6. 凉风:秋风。 7. 残雨:秋雨。 8. 坐卧:坐着或躺着。 9. 悠然:闲逸的样子。 10. 生:产生,兴起。远思: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译文】
【注释】 晚出曹门北道:傍晚走出曹门,向北行进。曹门,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 晚日郊关迥:傍晚时分,夕阳映照着郊外的道路,显得十分空旷。郊关,指通往郊外的道路。 寒冬筋骨劳:寒冬时节,天气严寒,筋骨都感到疲惫。筋骨,人的筋骨。 不知临旷野,何事走平皋:不知道为何来到这旷野之地,为什么要行走在这平缓的山岗上。 斜路孤村引,空园乱木高:斜路上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空旷的园子里杂草丛生,乱树参天。
东壁偶题 皂帽辽东客,青门汉代瓜。 宁知汴水上,更有野人家。 巾服临秋换,壶觞自远赊。 闲身与逸兴,并向物情夸。 注释: 皂帽:黑色的帽子,这里指代道士。 辽东客:指在辽东当道观道士的人。 青门:即青门街,汉长安城东面的街道名,是当时长安城内的交通要道。 宁知:岂知其、难道知道。汴水:今河南开封附近的黄河支流。 野人家:隐居者所住的农家。 巾服:古代儒生所戴的礼帽。 秋:指秋天。 壶觞:酒杯。
【注释】 田庐:田园。元自接:本来相连接。是日:这一天。农暇:农闲的时候。开尊:指打开酒樽。积水:指池水。解带:系着腰间的带子。挂常松:指系在腰间的常绿植物,即松树。城东陌:城东的道路上。留连:不忍离去,留恋不舍的样子。暮钟:傍晚时敲的鼓和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全篇洋溢着诗人对田园的热爱之情。首句开门见山,点明地点,交代时间。次句写主人与宾客相聚谈笑的情景。三、四句写秋天农闲
【注释】 田庐:田园。元自接:本来相连接。是日:这一天。农暇:农闲的时候。开尊:指打开酒樽。积水:指池水。解带:系着腰间的带子。挂常松:指系在腰间的常绿植物,即松树。城东陌:城东的道路上。留连:不忍离去,留恋不舍的样子。暮钟:傍晚时敲的鼓和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全篇洋溢着诗人对田园的热爱之情。首句开门见山,点明地点,交代时间。次句写主人与宾客相聚谈笑的情景。三、四句写秋天农闲
【注释】 逢李淮安:遇到李安的书信。淮安,指代李安。李淮是李安的小名。 怅别各千里,忽逢指寸心。 怅:愁恨的样子。各:各自。指:指点。寸心:比喻内心。这两句是说,自己和李安分别后,各在千里之外,如今忽然相逢,真是欣喜若狂。 明镫不自意,故国乃相寻。 明镫:明亮的灯笼。自意:意料中的事。故国:故乡。这两句是说,李安的信件突然到来,使我非常惊讶。因为信中说他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寒馆鸣秋雨
扬州门主人 空林一叶落,茅屋几家秋。在寂静的深林中,一片落叶缓缓飘落,映衬着那几家散落的茅屋,仿佛是秋天特有的静谧与萧瑟。对酒凉风至,开帘古树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凉风习习中带来一丝微醺的舒适,推开窗,古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拉长,透出一股子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相看还自笑,欲去为谁留。在这宁静而略显孤独的环境中,彼此相对,不禁发出了轻声的笑声,然而这笑声背后
与客游宋戴楼城门九老泉上 草郤相携处,田家水郭间。 注释:郤,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一带。 林风动衣带,泉色照容颜。 注释:泉水清澈如镜,映照着女子的容颜。 软草留堪坐,芳花折与还。 注释:女子坐在柔软的草地上休息,而美丽的花朵被折断后送给了客人。 春城一散罢,车马更难攀。 注释:春天的景色让人陶醉,但离别时却很难再见到对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
诗句译文:列坐在青郊,映衬着门楼画戟的威势;晴原猎骑之外,春草在筵席上翩翩起舞。 赏析: 首句“列坐青郊映,容门画戟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诗人通过“列坐”与“映”字的使用,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气氛,而“青郊”和“容门”则具体描绘了地点环境。这里的“画戟”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句诗不仅描述了场景,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权势的认同与向往。 次句“晴原猎骑外
【注释】 出门还自笑:指诗人自己嘲笑自己。复此欲谁亲:再回到这个故乡,还有谁能亲近呢? 怅:失意、伤感。 树:树木。 归:回到家里。 人:指行人、路人。 风声兼乱叶:秋风的声音夹着树叶的沙沙响声。 日气抱游尘:太阳的光芒包裹着飘浮的尘土。 躬:亲自。 有莘:古地名,在今山东曹县西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首句“出门还自笑”,是说诗人自己嘲笑自己,因为出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