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岩老树挂藤萝,一径萦纡走峻坡。
黄草西来平地少,青天南下乱山多。
云楼海峤罗烟缕,雪皱滩沙漾月波。
千古潮来复潮去,断崖无数掺空螺。

之罘山

半岩老树挂藤萝,一径萦纡走峻坡。

黄草西来平地少,青天南下乱山多。

云楼海峤罗烟缕,雪皱滩沙漾月波。

千古潮来复潮去,断崖无数掺空螺。

注释:

  1. 之罘山:位于今山东省青岛市,因秦始皇东巡登临而得名。
  2. 半岩老树挂藤萝:描述之罘山的景色之一,半山腰有古老的树木和缠绕的藤蔓。
  3. 一径萦纡走峻坡:指之罘山上有一条小路曲折地沿着陡峭的山坡延伸。
  4. 黄草西来平地少:描述之罘山西部黄草覆盖的地方地面较为平坦。
  5. 青天南下乱山多:形容南方的青天之下,山峰错落有致,形成了复杂的地形。
  6. 云楼海峤罗烟缕:描绘了云雾缭绕的高山,云雾仿佛是层层叠叠的楼阁。
  7. 雪皱滩沙漾月波:描写了雪后滩涂的沙滩,月光在波纹中闪烁的样子。
  8. 千古潮来复潮去:表达了潮汐千年来不断涌来又退去的自然现象。
  9. 断崖无数掺空螺:描述了悬崖峭壁众多,形态各异,如同天空中散落的螺壳。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之罘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首句“半岩老树挂藤萝”开篇即以老树和藤萝勾勒出山景之幽静与古老;接着,“一径萦纡走峻坡”展现了山路的曲折和山势的峻峭。第二句通过对比“黄草西来平地少”和“青天南下乱山多”,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暗示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三句中的“云楼海峤罗烟缕”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云雾缭绕的山峦比作层层叠叠的建筑,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第四句则通过对雪后滩涂和月光映照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最后两句则通过“千古潮来复潮去”和“断崖无数掺空螺”表达了对大自然恒久不变的美景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思考。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生动,既有对之罘山风景的精细刻画,又有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简要交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