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如马过维扬,满目烟花路渺茫。
江上潮痕收暮雨,渡头人影立斜阳。
十年季子裘应敝,三月王孙草正芳。
今夜月明京口驿,计程应喜近家乡。

【注释】

宿京口驿:在江苏镇江,为古代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

维扬:扬州的古称,即今江苏扬州市,当时位于长江中游。

季子裘:春秋时越国大臣范蠡离开越国到楚国后改名文种,他帮助勾践灭吴有功,回国后封为上相,因功受封于陶(今属山东),后人称他为陶朱公。这里泛指有钱有势的人。

王孙:贵族子弟或王子。

月明:月光如洗。

【赏析】

这是一首记行诗,描写诗人在镇江京口驿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写景清新淡雅,情景交融;抒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风帆如马过维扬”,以“风帆如马”比喻船速之快,形象地描绘出江上顺水行舟的景象。“风帆如马过维扬”,是诗人眼前所见的第一景。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眼前景象联想到往事。“满目烟花路渺茫”,诗人想到自己十年前从江南来到长安,一路上烟波浩渺,迷迷离离,不知归程。“十年季子裘应敝”,诗人想到当年自己穿着破旧的皮袍,现在已是“裘应敝”了。这两句诗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写出了旅途的艰辛。

“江上潮痕收暮雨,渡头人影立斜阳。”诗人继续描写眼前的景色:“江上潮痕收暮雨”是说夕阳西下,江上起了潮,江面上的雾气被太阳晒干,渐渐消散了。“渡头人影立斜阳”,是说站在渡头,看着落日余晖,人影显得格外孤独。

“十年季子裘应敝,三月王孙草正芳。”这两句诗是说:“我如今已过了十年,那件旧皮袍也该破了。”同时,也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三年王孙草正芳”,是说在这春末夏初的时候,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小草,已经长得绿油油的。“三月王孙草正芳”,是说春天来了,草木开始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这两句诗既点明了季节,又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最后两句:“今夜月明京口驿,计程应喜近家乡。”诗人在月光下回忆起往事,心中充满了感慨。“今夜月明京口驿”,是说今晚明月高悬,照耀着京口驿,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计程应喜近家乡”,是说虽然离家远行,但是看到家乡的月光,心中却感到欣慰和高兴。这两句诗既点明了地点,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读来如同置身于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