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上何人跨白牛,鹭飞鸥浴共优游。
春风短调梅花笛,夜月高酣瓠子瓯。
一疏青苗天下计,千年白简史臣留。
篁墩旧迹存遗祀,碧草黄云古墓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正误。
(1)“泾上”:指泾县,今属安徽省。“白牛”,指牛车,这里指诗人乘的牛车;“鹭飞鸥浴共优游”的意思是说,诗人骑着牛车,在泾县上空翱翔,和天上飞翔的大雁、水中嬉戏的野鸭一同游玩。“鹭飞”句中的“鹭鸶”,是鹤类的水禽,善游,故称“飞”。《礼记·王制》:“春令南风,以省甘泉之井。”郑玄注:“甘泉,大池也,其水甘美。”“鸥”,即“鸱”,俗称海鸥。这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甘美的泉水喷涌而出,大雁和海鸥在水中嬉戏,诗人也随着它们一起游玩。“鹭”、“鸥”均属水鸟,“鹭飞”“鸥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共悠游”三字点出了诗人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共同享受大自然之美,这一句既写景又写情,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同时也烘托出一种闲适安逸的意境。
(2)“笛韵梅花香”一句中“笛韵”指的是笛子的声音,“梅花”是指梅花的香气。两句意思是说,笛声如同梅花般清新芬芳。“梅花”是古人常用来象征高洁品格的植物,此处借指诗人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3)“瓠子瓯”指的是葫芦制的酒器,用来盛酒。这句意思是说,夜深人静时,诗人饮酒赏月。“瓠子”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斟酒”;“壶”,即酒壶,用葫芦做的容器,用来装酒。“瓠子瓯”意谓酒壶里的酒,“瓠子瓯”就是“壶中酒”。这一句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月光下饮酒作乐的情景。“夜月高酣”四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美好环境中的状态。
(4)“一疏青苗天下计”一句中的“青苗法”是宋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解决农民因灾害而遭受的损失。这句的意思是说,为了天下的百姓,他亲自主持了青苗法的实施。“疏”是“建议”的意思,这里的“疏”指“建议”。这句的意思是说,他为天下的百姓考虑,亲自主持了青苗法的实施。“一疏”二字突出强调了诗人所承担的重任,表明了他为民请命、关心国事的政治立场。
(5)“千年白简史臣留”一句中的“白简”是竹简的别称。汉文帝下令禁止使用象牙筷子和犀牛角制成的器具等奢侈之物,并规定将这些东西全部没收充公,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后来把用白简书写诏书称为“白简”,用白简写诏书表示圣旨已下达,不可更改。“白简”三字既写出了皇帝的诏书,又写出了诏书的严肃性。这句的意思是说,千年之后,他的功绩将被历史记载下来。“千年白简”突出强调了诗人的贡献之大和影响之远,表明了他的不朽功勋。
(6)“篁墩旧迹存遗祀”一句中的“篁墩”指的是山名,位于今安徽泾县境内;“遗祀”指的是庙宇,供奉着古代贤人的塑像。这句的意思是说,山丘的遗迹仍然存在,祭祀的场所依然存在。“篁墩”二字既指出了诗人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又突出了诗人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7)最后三句写诗人对墓地的关注。“碧草黄云古墓秋”一句中的“黄云”指秋天的云朵。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墓地里,绿色的草地和黄色的云朵交织在一起,一片萧瑟凄清的景象。“古墓秋”突出了墓地所处的环境之荒凉冷寂,表达了诗人对墓地所在地环境的感慨和对墓地主人命运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写于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时值诗人五十岁。作者任江东转运副使兼知建康府时所作。首联写自己乘坐牛车游览泾县,欣赏山水风光,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颔联描绘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和谐。颈联赞扬诗人为民请命、关心国事的精神,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为民情怀。尾联回忆自己曾经为国家做过贡献的历史业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先贤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政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