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如水月如霜,万里无云杀气凉。
夜半征人齐堕泪,胡笳声短雁声长。
塞下曲
青天如水月如霜,万里无云杀气凉。
夜半征人齐堕泪,胡笳声短雁声长。
注释:
- 青天:天空的颜色。
- 如水:形容像水一样清澈。
- 月如霜:形容月光像霜一样洁白。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无云:指天空中没有云彩。
- 杀气:形容气势威猛。
- 凉:形容寒冷。
- 夜半:深夜时分。
- 征人:这里指的是出征的士兵。
- 堕泪:流泪。
- 胡笳声短:指胡笳音乐节奏急促短暂。
- 雁声长:指大雁南飞时的叫声悠扬漫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作。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将士兵们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情感和遭遇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青天如水月如霜”,以“青天”与“水”相对比,形成了一幅宽广而明亮的天空画面;“月如霜”则形容月亮皎洁明亮,宛如寒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边塞夜晚的景色,也暗含了士兵们身处恶劣环境、心情沉重的情感状态。
次句“万里无云杀气凉”,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和士兵们心中的悲凉。这里的“杀气凉”不仅表达了士兵们面对战争的残酷和孤独,还透露出他们内心的凄凉和恐惧。
第三句“夜半征人齐堕泪”,则通过“夜半”、“堕泪”等关键词,描绘了士兵们在寂静的夜晚里默默流泪的情景。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感人,让人不禁为士兵们的遭遇深感同情。
最后一句“胡笳声短雁声长”,则通过对比两种声音的长短,形象地表达了士兵们在边塞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和思乡之情。这里的“短”与“长”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胡笳音乐的哀伤,也反映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节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勇但内心充满悲凉的士兵形象,同时也深刻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