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窗花影人初起;一曲桐音月正高。
【注释】
妓室:歌女住处。春联:春节时挂的对联。
桐音:指梧桐树发出的声响,这里指琴声。
正高:正好高。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春夜中与歌女幽会的情景。“半窗花影人初起”写室内景象,窗前有美人,室内有花香,窗外有月色,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而“一曲桐音月正高”则点明这是在春天夜晚,月色如洗,琴声悠扬,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半窗花影人初起;一曲桐音月正高。
【注释】
妓室:歌女住处。春联:春节时挂的对联。
桐音:指梧桐树发出的声响,这里指琴声。
正高:正好高。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春夜中与歌女幽会的情景。“半窗花影人初起”写室内景象,窗前有美人,室内有花香,窗外有月色,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而“一曲桐音月正高”则点明这是在春天夜晚,月色如洗,琴声悠扬,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妓室:歌女住处。春联:春节时挂的对联。 桐音:指梧桐树发出的声响,这里指琴声。 正高:正好高。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春夜中与歌女幽会的情景。“半窗花影人初起”写室内景象,窗前有美人,室内有花香,窗外有月色,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而“一曲桐音月正高”则点明这是在春天夜晚,月色如洗,琴声悠扬,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1. 武功山:在今江西吉安市东北,山上有射虎台。2. 藜藿(líhú):野菜。3. 嗟哉:叹词,表示惋惜、感叹。4. 萍阳民:指居住在萍阳的百姓。5. 乐事:指快乐的事。6. 今方始:现在刚刚开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萍阳百姓欢度节日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夜卧安稳,白天吃的是野菜,生活虽然清苦却很安逸。后两句写萍阳百姓正在欢乐地过节日。 诗以“武功山射虎行”为题
这首诗描绘了武功山射虎的场景,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射虎过程中的惊心动魄。 译文: 环邑总高山,武功尤㟪𡾊。 嵯峨三万丈,盘纡八百里。 嵚□栈道齐,莽荡终南比。 猿啼老树颠,豹隐丛林里。 幽涧舞潜蛟,悬崖走狂兕。 古路行人稀,深坞逃屋圮。 牧子充熊肠,樵夫挂虎齿。 田畴遍蒿莱,场圃皆荆枳。 遗鏺纷纵横,暴骸惨填委。 为民父母心,伤哉痛欲死。 袒袖呼甲兵,奋髯持弓矢。 有马难操缰,舍车而乘樏
秋渡钱塘 越绝山川半似吴,钱塘东渡片帆孤。 满空云物弄秋色,两岸江城入画图。 木落万峰看树小,高风九月听潮无。 近思吴越当年事,古垒西边叫鹧鸪。 译文: 越绝山的景色和吴地相似,钱塘江上东渡一片孤帆。 满空云物与秋天的景色相互映衬,两岸江城如画般美丽。 树叶飘落时,万峰显得树木更小;九月秋风劲吹,听到江上潮水声。 回想吴越两地当年的战事,古垒西边传来了鹧鸪的叫声。 注释: 越绝山
金正希招集练江醉宿清净寺 冬天的霜降覆盖了万壑,江水永夜将至。 画舫泛舟在容与之间,江面夜色中光影更显明亮。 急风中吹动烛花摇曳,山谷回响伴随着歌唱声。 小盒里装着僧厨的菜肴和笋片,菜色鲜明如方格图案。 交谈欢笑间酒意渐浓,如同敲击着石磬的声音。 柱史像枯萎的禅心,城市没有一宅可归。 醉酒之后思考品尝茗茶,成为虎溪的客人。 开启贝叶经启禅书,梅花落在瑶席之上。 坐下来久闻妙香,随喜好选择榻榻米。
诗句:岂肯悽然对古人,病馀开酌为残春。 译文:岂能悲伤地对着古人,在病后余晖中开怀畅饮,以迎接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汝鼐所作,描绘了诗人因病后的心境变化。诗中的“岂能悲伤地对着古人”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坚强与不屈。他选择在病后余晖中饮酒,以此庆祝生命的延续和春天的到来。 诗人在《沈明府来视病邀饮烟雨楼》中,用“岂肯悽然对古人,病馀开酌为残春”来表达自己面对疾病的态度
严州道中 曲江流不尽,寒气凛初严。 野泊纷渔艇,遥帆类酒帘。 枯河冬雨活,湿壁冻云黏。 不分多归思,萧萧与梦添。 【注释】: 1. 严州:今浙江建德市,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故乡。 2. 曲江:指洛阳附近的伊水、洛水一带,为古都长安(今西安)附近名胜区。 3. 凛:冷。 4. 荒漠之地,孤寂冷落。 5. 枯河:枯涸的河流。 6. 雨活:即雨后复润。 7. 冻云:指积雪。 8. 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