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汉如周夙所期,遗孤委托在艰危。
出师二表文犹在,伊傅存心世共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为《咏史五首》之一,其四为第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诗句解析

  1. “扶汉如周夙所期” - 这句话意味着诸葛亮(武侯)帮助汉朝复兴如同周朝初期的周公辅佐成王一样,是他长期以来的心愿。这里的“夙”指的是“平素”、“长期以来”,表示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和抱负。

  2. “遗孤委托在艰危” - 这里指的是诸葛亮临终前将国家托付给儿子诸葛瞻和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他们作为继任者面对国家危机,承担起重任。

  3. “出师二表文犹在” - “三顾茅庐”的故事中提到刘备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并留下了《出师表》。这里的“文”指《出师表》,诸葛亮在此文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以及他对未来的忧虑。

  4. “伊傅存心世共知” - 这里的“伊傅”是指古代的伊尹和傅说,他们在商朝帮助汤王治理天下,被后世视为忠臣典范。杜甫在这里用“伊傅”来称赞两位辅政大臣的忠心耿耿和高洁品质,认为他们的心志与事迹被世人所知。

译文
葛武侯(诸葛亮)扶持汉室就像周公辅助周朝一样,这是他长久以来的夙愿。他把国家的未来寄托于艰难困苦之中,他的《出师表》至今依然传颂,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赏析
此诗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于国家、勤勉工作和智慧治国的敬仰之情。杜甫通过赞颂诸葛亮的忠诚和才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英明人物的敬仰。整首诗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人物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期望和关切。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诸葛亮事迹的赞颂,展现了他对于理想政治领袖的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了杜甫个人对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