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浮沉与屈伸,英雄几见困风尘。
汉灰零落中山裔,宋鼎流移瘴海滨。
天道无知长吉夭,人心有恨孟郊贫。
停云缅想行藏处,剑倚南桴看北辰。
【注释】
世事浮沉与屈伸:世事变迁,如人有升有降,或屈或伸。
英雄几见困风尘:英雄豪杰有几人能够摆脱乱世的困境,在风尘中度过。
汉灰零落中山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刘备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裔,故称。
宋鼎流移瘴海滨:北宋时,朝廷腐败,外戚当权,致使国家动荡不安。
天道无知长吉夭:上天没有保佑李长吉(李贺),他英年早逝。
人心有恨孟郊贫: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孟郊的同情和遗憾,因为他贫困潦倒。
停云缅想行藏处:我停下云彩,沉思着那些英雄豪杰的去向。
剑倚南桴看北辰:我把剑插在地上(象征隐居),望着南方的天空。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故人郑汝实而作。诗人感慨世事沧桑,英雄埋没;感叹天意无常,生不逢时;痛惜友人命运多舛,生活艰难。全诗意境高远,感情沉郁,风格苍劲悲壮。
“世事浮沉与屈伸”,首联开门见山,点出世态炎凉,人生多变的主题。诗人用一“浮”字、一“沉”字概括了人生的起伏变化。接着又以“屈伸”二字进一步说明这种变化。这里诗人把“屈伸”比作人生的进退,将世态炎凉、风云变幻比作人生的坎坷不平、曲折多变,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生易变、世道艰难的主题。
颔联写英雄豪杰的命运,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汉灰”、“宋鼎”分别指代东汉和北宋两个时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两个朝代的英雄豪杰都曾身处乱世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诗人以“汉灰”“宋鼎”来比喻英雄豪杰,既表明他们曾经显赫一时,又暗示现在他们已身陷囹圄,处境艰难。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英雄豪杰的悲剧命运。
颈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惋惜之情。“天道无知长吉夭”一句,诗人感叹上天对于英雄豪杰的不公。他无法理解为何英雄豪杰会如此短暂地离开人世,这与他们的身世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心有恨孟郊贫”一句,诗人则对孟郊感到惋惜。他无法理解为何孟郊会如此贫困潦倒,这与他的才华横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深深同情和遗憾之情。
尾联“停云缅想行藏处”一句,诗人停下云彩,沉思着那些英雄豪杰的去向。这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深切思念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未来的担忧和忧虑。他担心英雄豪杰们的命运仍然充满坎坷不平,无法摆脱困境。而“剑倚南桴看北辰”一句,诗人则以剑为喻,寄托了他对英雄豪杰的祝福和期望。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希望英雄豪杰能够摆脱困境、实现理想的美好愿望,又展示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诗人以宏大的视野描绘了英雄豪杰们的坎坷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同情和怀念。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