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源流一𣲖东,若为山斗仰文宗。
写怀每见倾三峡,飞梦空传到九重。
老去无心嗟失马,生来有志慕乘龙。
圣贤物色浮云外,何事当年禄万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的解答,首先要求对全诗进行理解,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歌的意象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作者的情感。
题干要求“赏析”。赏析诗句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要多加练习。答题时注意分点作答,不能只简单地说一些大而空的话。比如: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抒情。尾联抒情。注意从内容和表现技巧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一般从思想感情、描写对象的角度分析;表达技巧上,注意分析炼字、用典、对比、烘托等表达技巧。
本题中,“呈陈献章先生”为题干部分,“洙泗源流一𣲖东,若为山斗仰文宗”为第一联,“写怀每见倾三峡,飞梦空传到九重”为第二联,“老去无心嗟失马,生来有志慕乘龙”为第三联,“圣贤物色浮云外,何事当年禄万钟”为第四联。
【答案】
(一)
洙泗源流一𣲖东
洙河与泗河汇流后向东奔流不息。“洙泗”即指洙河与泗河。“𣲖”,同“沧”,水深的样子。这句意谓洙河与泗河汇流后向东奔流不息。诗人以此开篇,以自然景观起兴,既点出了自己的出处,又表明了立志高远。
(二)
若为山斗仰文宗
如若我能够成为高山一样崇高的人,仰望着文坛的宗师呢?“若为”,如果……的意思。《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里的“志”指志向、意志。“山斗”,这里指文坛的领袖。“文宗”,这里指文章的宗主。诗人以此发问,表明自己有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
(三)
写怀每见倾三峡
每当思念的时候,便如同看到那汹涌澎湃的三峡江水一样。这两句是诗人自况,意思是说自己有如滚滚长江之水,浩荡东流,势不可挡。
(四)
飞梦空传到九重
梦想着升天入地,飞到皇宫去向皇帝报告好消息。“飞梦”,比喻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九重”,这里指朝廷或皇帝。诗人以此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五)
老去无心嗟失马
年岁已高,无心再像过去那样追逐名利,就像丢失了马一样,追悔莫及。“无心”,无心思,没有意思的意思。“嗟”,叹词。句意为诗人已经看破世事,不再追求名利。
(六)
生来有志慕乘龙
我从小就有志向,希望能够像天上的神龙一样腾空而起。“生来”,天生的意思。“乘龙”,这里指有出息,能够飞黄腾达。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飞黄腾达的愿望。
(七)
圣贤物色浮云外
圣人和贤者的精神风采飘渺得像天上浮动的彩云一样,超脱尘世。“圣贤”,“圣”通“圣”,“贤”指有道德修养的人,“物色”指精神风采,“浮云外”,指超然物外,不拘于世俗。这一句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自己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
(八)
何事当年禄万钟
为什么到了如今,却只能过着贫穷的生活呢?“何事”,为什么的意思。“禄”,指俸禄,官俸,古代官员领取的薪俸。“万钟”是指很多的钟。“当年”,指从前的时候。这两句诗人感叹人生命运多舛,感慨自己当初未能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