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浸无堤纵所如,馀波疑欲及吾庐。
感时泪尽频看剑,报国身微但著书。
天下尚仍平世习,几时重起故宫墟。
丹成一缕同精卫,繇蘖悬知自可嘘。
《次答黎洞石先生》是明代陈邦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并加上注解,最后附赏析:
诗句:巨浸无堤纵所如,馀波疑欲及吾庐。
译文:巨大的洪水没有堤坝却任其所为,它的余波似乎想要涌到我的屋前。
注释:巨浸:巨大的洪水。无堤:没有堤坝(防洪设施)。纵所如:放任自流。馀波:指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水波。疑欲:似有。及吾庐:涌到我的屋前。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无能为力的无奈和感慨。
诗句:感时泪尽频看剑,报国身微但著书。
译文:感伤时光已逝,泪水已干,我频频地观看手中的宝剑,为了报效国家,虽然地位卑微但只有著书立说。
注释:感时:感叹时光流逝。泪尽:泪干了。频看剑:频频地观看宝剑。报国:为国家效力。身微:地位卑微。但著书:只有著书立说。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仍坚守信念,通过著书立说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诗句:天下尚仍平世习,几时重起故宫墟。
译文:天下仍旧保持着太平时代的习惯,何时才能复兴被摧毁的宫城废墟?
注释:尚:仍然。平世习:太平时代的习惯。故宫墟:被摧毁的宫城废墟。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衰败和历史遗迹被毁的痛心和忧虑。
诗句:丹成一缕同精卫,繇蘖悬知自可嘘。
译文:如果修炼成功,我会像精卫鸟一样坚定地追求我的目标,即使身处困苦也不会放弃。
注释:丹成:修成仙丹。一缕:一丝。精卫:传说中的鸟儿,常衔西山木石填海。繇蘖:指草木初生的嫩芽。悬知:知道。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会坚持下去。
陈邦彦的《次答黎洞石先生》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他个人历史、情感与哲学思考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陈邦彦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明末动荡时期的复杂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