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壁题诗记我曾,恍惊春去又重登。
云迷生客山藏寺,雨妒明农水拍塍。
白氎巾轻闲欲试,乌皮几隐懒堪凭。
一樽是处成幽赏,谩说瑶台十二层。
重游福海庵
扫壁题诗记我曾,恍惊春去又重登。
云迷生客山藏寺,雨妒明农水拍塍。
白氎巾轻闲欲试,乌皮几隐懒堪凭。
一樽是处成幽赏,谩说瑶台十二层。 注释:
- 福海庵:位于福建福州,是宋代诗人林逋隐居读书的地方。
- 扫壁题诗:指林逋在墙上写下自己的诗句。
- 曾:曾经。
- 恍惊:恍惚之间感到惊讶。
- 春去:春天过去,意味着林逋已经离开了福海庵。
- 云迷生客: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是生客在山上迷路。
- 山藏寺:形容寺庙隐藏在山林之中。
- 雨妒明农:雨水嫉妒勤劳的农民,形容雨势凶猛。
- 白氎巾:白色头巾,古代文人雅士常戴的一种头巾。
- 乌皮几:黑色的木制书桌或椅子。
- 懒堪凭:形容人懒散地依偎着倚靠在某物上。
- 一樽是处:到处都是。
- 漫说瑶台:随意谈论仙境瑶台。瑶台,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福海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感慨之情。诗人以扫壁题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福海庵的喜爱之情,通过描述春去夏至的季节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人也借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如“云迷生客山藏寺”一句,既写出了景色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