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风高六月寒,危松怪石似龙盘。
天门几度来骢马,御帐当年驾翠銮。
碧藓封中寻汉禅,五云深处谛秦观。
东山莫谩濡毫兴,霖雨苍生望谢安。
绝顶风高六月寒,危松怪石似龙盘。
译文:站在泰山的绝顶,六月的风很高,气温很低,但景色依然壮丽。山中的松树、石头都显得奇特而险峻,就像一条盘绕在山顶上的巨龙。
注释:绝顶:即山顶,比喻地位最高的地方。
天门几度来骢马,御帐当年驾翠銮。
译文:多少次皇帝骑着骏马从天门走来,当年皇帝坐的御帐也曾经是翠绿色的。
注释:骢马:一种黑色的马,古代常用来象征帝王。翠銮:指皇帝乘坐的绿色车驾。
碧藓封中寻汉禅,五云深处谛秦观。
译文:在山中的碧藓中寻找着汉时的古迹,在五云深处寻找着秦时的遗迹。
注释:汉禅:汉时遗留下来的古迹。秦观:秦代的遗迹。
东山莫谩濡毫兴,霖雨苍生望谢安。
译文:不要再随便写诗了,让我们用诗歌来表达我们对苍生的关怀。
注释:东山:作者自喻,指自己所在的山或自己的家乡所在地。濡毫:写字时沾上笔汁。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泰山景色和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七言律诗。首联“绝顶风高六月寒,危松怪石似龙盘”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颔联“天门几度来骢马,御帐当年驾翠銮”则通过历史的典故,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泰山的重视和崇拜。颈联“碧藓封中寻汉禅,五云深处谛秦观”则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尾联“东山莫谩濡毫兴,霖雨苍生望谢安”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苍生的关怀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