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苕花发巳残春,短棹遥临鸳水滨。
青眼君能怜座客,白头我已愧山人。
尽夸诗兴闲边得,自爱交情淡处真。
明日起堪分手去,青云无地可相亲。

【注释】

饮徐孟时宅赠苕溪吴叔礼先生:饮宴于徐孟时家,赠送给苕溪人吴叔礼。饮宴、赠诗,是当时文人交往的一种方式。兰苕:一种花名。花发:花开。巳残春:已到了春天的末期。短棹:小船。遥临鸳水滨:远望鸳鸯湖畔。青眼:用青色的眼珠看人,表示对对方的赏识。座客:在座的客人。白头:头发斑白。山人:隐士、山林中的高人。尽:全都。闲边得:在闲暇中得到。自爱:珍惜。交情淡处:指彼此之间关系淡薄之处。

【赏析】

本篇为作者与吴叔礼酬唱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写兰苕花已谢,春天已经过去,而诗人还在饮酒作诗;颔联写诗人怜顾友人,友人却愧对诗人;颈联写诗人珍惜友情,朋友珍视情谊;尾联写诗人想辞别朋友,但朋友又不肯相送。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有如清泉叮淙。

此诗起首两句,即点明季节,点出人物。“兰苕花发”是说兰苕花已凋谢了,而春光却早已过去了。这两句不仅点出了季节,还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他正处在一种既留恋旧友,又留恋故土之中,所以“饮徐孟时宅”,“赠苕溪人吴叔礼”,这种心情,正是所谓“游子思乡”。

“短棹遥临鸳水滨。”这一句,是写诗人在徐孟时家中饮酒作诗的情景。“短棹”是指小船,这里用来代指诗人。“遥临”则说明诗人是在船上饮酒作诗。“鸳鸯”,即鸳鸯湖,在今浙江湖州一带。

“青眼君能怜座客,白头我已愧山人。”这是第二句,也是第一句的补充,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心情。“青眼”,是古时候对知己者的称誉。“君能怜座客”,意思是说,您能同情我的苦衷,怜爱我这个落泊之人。“白头”,则是说自己已年老,头发斑白,愧对山中的高人。这里的“白头”,既是实写,又是虚写,以突出诗人的孤独、落寞之情。

“尽夸诗兴闲边得,自爱交情淡处真。”这两句,进一步表明了诗人的情怀。“尽夸”,是尽情地夸赞。“闲边”指闲暇之时。“得”字在这里是动词。“自爱交情淡处真”的意思是说,我珍惜这份交情,因为在平淡无奇中,才显出真情。

“明日起堪分手去,青云无地可相亲。”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明日起”是说从明天开始,我要与你分袂而去。“青云”,比喻官场。“无地可相亲”是说,没有地方可以再相见了。这两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要离开朋友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恶。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但却能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