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吐玉兰芽小,罗幕凝寒觉春早。
肠断王孙归未归,东风又绿天涯草。
箜篌尘满琼箫卧,熏笼闲热沉香火。
恼侬题就抱愁眠,泪滴珊瑚暗成颗。
【注释】
柳条:垂柳。
玉兰芽:春芽。
罗幕:指窗帘。凝寒觉春早:感到春天来得很早。
王孙:贵族后裔,借称贵公子。
东风又绿天涯草:春风又吹绿了天涯芳草。
琼箫:古乐器名。
熏笼:古代用香草熏蒸取暖的器具。
恼侬题就抱愁眠,泪滴珊瑚暗成颗:恼人地写完诗就抱着愁睡,眼泪滴在珊瑚上,化成了一颗颗珍珠。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
“柳条吐玉兰芽小”,是写早春的景象。柳枝吐出了嫩芽,玉兰花也含苞待放。“王孙归未归”,是说诗人的好友王孙还没有归来。这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写出诗人的孤独感。“东风又绿天涯草”,是说春风又吹绿了原野上的花草,这是对早春景色的进一步描绘。“箜篌尘满琼箫卧”,是说弹着箜篌,尘满琴上;吹着箫,躺在熏笼上睡觉。这里以音乐和生活两方面来渲染诗人内心的孤寂。“熏笼闲热沉香火”两句,是说把熏笼搁在一边,让炉中的余烬继续冒烟,自己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梦。“恼侬题就抱愁眠,泪滴珊瑚暗成颗”,意思是说,因为心中烦闷,所以写了诗就抱着愁睡,眼泪滴在珊瑚上,化成了一颗颗珍珠。这里的“恼侬”是恼人的意,指心中的烦恼;“抱愁眠”指抱着愁绪入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悲愤心情。
这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写早春景色,渲染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接着写诗人思念友人、心绪烦乱,最后以写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闷作结,抒发了作者的不平之气。全诗构思巧妙,用语精练自然,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