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不在远,妆台当目前。
只言他人媸,长谓自己妍。
人亦不能别,镜亦不能宣。
遂使效颦子,翻希惑者怜。

注释与赏析:

杂诗三首其三

逐句释义及译文:

  • 明镜不在远,妆台当目前。
    镜子不远离视线,它正摆放在面前的梳妆台前。
  • 只言他人媸,长谓自己妍。
    常说别人的缺陷,却总是认为自己美丽。
  • 人亦不能别,镜亦不能宣。
    人也不具备辨别的能力,镜子也无法传达真相。
  • 遂使效颦子,翻希惑者怜。
    导致那些模仿的人,反而被那些迷惑之人同情。

译文:

镜子并不遥远,它就摆在面前,而你经常谈论他人的不足之处,却忽视了自己的缺点。人们无法区分真假,即使是镜子也做不到这一点。最终,那些试图模仿别人的人,却反而引起了那些误解和困惑的人的同情。

赏析:

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在自省时的一个常见误区——常常将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的缺点,而不是自我反省和认识自己的不足。诗人通过“明镜”这一象征,表达了真正的自知之明需要直接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评价他人的层面。

诗中使用了一些比喻和反问,使得主题更加鲜明。首先,镜子作为明镜高悬的象征,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同时也隐含着对外界评价的反思。其次,“他人媸”(丑陋)与“自己妍”(美丽)的比较,不仅突出了自己在自评中的偏差,也暗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因为看到他人的缺点而忽略了自身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效颦子”和“惑者怜”的形象刻画,诗歌深化了主题,展示了盲目效仿他人而忽视自我反省的后果。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丰富的象征和生动的比喻,向读者传达了一个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的重要信息,提醒我们在评价自己与他人时要更加客观和全面,避免陷入片面的认知陷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