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秋风正寥寥,荒原落日草萧萧。
猕猴趁月窥山果,鸟雀惊人下黍苗。
华屋珠帘娇白苎,疏灯角枕怯冰绡。
闲来偶渡前溪口,柳叶菱花一尺潮。
新秋四首 其四
门掩秋风正寥寥,荒原落日草萧萧。
猕猴趁月窥山果,鸟雀惊人下黍苗。
华屋珠帘娇白苎,疏灯角枕怯冰绡。
闲来偶渡前溪口,柳叶菱花一尺潮。
注释:
- 门掩秋风正寥寥:门被风关了起来,秋风瑟瑟地吹着。
- 荒原落日草萧萧:荒凉的原野上,夕阳西下,草丛随风摇曳,发出萧索的声音。
- 猕猴趁月窥山果:猴子趁着月光偷偷地去偷山上的果子吃。
- 鸟雀惊人下黍苗:鸟儿突然飞起,吓得人们赶紧去捉黍苗。
- 华屋珠帘娇白苎:华丽的房屋里挂上了白色的绫罗,显得非常漂亮。
- 疏灯角枕怯冰绡:稀疏的灯光下,人们用冰凉的绸缎做的枕头,感到有些寒冷。
- 闲来偶渡前溪口:偶尔来到前面的溪流旁。
- 柳叶菱花一尺潮:柳树叶像菱花一样在水面上飘动,好像一尺长的潮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新秋四首》中的第四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田园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诗的前两句“门掩秋风正寥寥,荒原落日草萧萧”描写了深秋时分的景色。门前的风声轻轻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而荒原上的落日,则映照出一片萧瑟的秋色,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萧瑟的氛围,为后面的诗句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三句“猕猴趁月窥山果,鸟雀惊人下黍苗”继续描绘了秋日的生动场景。猕猴趁着夜色偷偷地去偷山里的果实,而鸟儿们也不甘示弱,纷纷飞起惊吓人们去捉那些脆弱的小苗。这些细节描绘,既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后四句“华屋珠帘娇白苎,疏灯角枕怯冰绡”则表现了人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的生活情态。华丽的房屋里挂着白色的绫罗,展现出富贵人家的生活;而人们则用冰冷的丝绸做成的枕头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这些细节描绘,既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情趣,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
最后一句“闲来偶渡前溪口,柳叶菱花一尺潮”则以一个轻松的场景作结。诗人闲暇无事,偶尔来到前面的溪流边,看到那些像菱花一样的柳叶在水中漂浮,仿佛一尺长的潮水。这最后的描绘,既增添了诗意,又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完整。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情趣的细节,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秋日田园氛围。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