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岩玉洞倚云平,十二雕栏瞰五城。
阁道西来通阆苑,渭川东去入蓬瀛。
钓璜人远螭谁获,祠宝台湮雉自鸣。
王业伯图成底事,翛然从此学长生。
注释:金台观:指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在长安建造的金銮殿,又称金光宫、明光宫。
丹岩玉洞倚云平,十二雕栏瞰五城:丹岩玉洞指的是金銮殿,它坐落在华山脚下的一座山崖之上,背靠蓝天白云,俯瞰着长安城的东、南、西三面。
阁道西来通阆苑,渭川东去入蓬瀛:阁道是通往阆苑(神话中的仙人居住地)的通道,渭川是指渭水,东流进入蓬莱、瀛洲。
钓璜人远螭谁获,祠宝台湮雉自鸣:钓璜人指的是汉武帝时的一位方士,他曾经在渭河中钓到了一块玉璜,献给汉武帝,被汉武帝认为是神物;祠宝台是供奉宝物的地方,现在被淹没了,只有一只野鸡在那里鸣叫。
王业伯图成底事,翛然从此学长生:王业指的是帝王的事业,伯图是传说中的一种神仙,能够成仙。在这里,诗人借指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他们追求的是世俗的成功,而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而诗人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描绘了金銮殿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诗人以金銮殿为中心,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盛世的景象。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名利看得很淡,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作品中的佳作。